二、作業技能(2 / 2)

第五招:全批全改

作業收齊之後,教師要力爭全批全改,隻有批改後才能清楚了解學生的難點、弱點和失分點,做到了然於胸,點評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不會盲目地浪費評講時間。如果作業做完不收,或收了不批不改,作業正確、錯誤不明,勢必影響作業繳交的積極性,“交不交無所謂,反正老師也不改”,學生就會懷疑教師的敬業精神,嚴重削弱教師的權威性和神聖性。

第六招:個別輔導

課堂上教師除了針對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統一作業講評之外,更應針對個別性錯誤進行個別化輔導。有的同學比較害羞或出於惰性不願在公眾麵前表達自己的看法,對作業中自己不會而教師又沒有講到的問題就束之高閣,日積月累問題就會增多,到考試時就會爆發。教師如能堅持個別輔導,及時解決問題,就會增強其自信心,形成良性循環。

第七招:及時糾錯

作業中的錯誤應及時糾正,最好是做完的第二天就講評,學生剛做過,印象深刻,反應敏捷,錯誤易改正。否則過幾天之後,題目都忘了,講評時還要再看題目,既浪費時間效果又不好。如果實在不能及時糾錯,也得想辦法讓學生先核對答案,自己先思考,不會的問題做個記號,等到教師講評時就可針對性地回顧和聆聽。建議糾錯時先讓學生自行思考,再由同學相互糾正,教師能不講的盡量不講,學生會說的就由學生來說。可要求學生在周末把一周來訂正好的作業裝訂在一起,周一時交給教師或科代表檢查糾錯的情況。也可要求每個學生都備一本錯題本,收集和整理平時自己認為的難題和錯題,能時時歸類總結有關的知識,重視並用好錯題本。

第八招)點評到位、講評作業、解學情、作業了解

學生的反饋中了解,為講評打下基石。講評到位,使學生豁然開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如果一個教師的講評含糊不清,沒有抓住要點,對知識的講解支離破碎,缺乏係統性和科學性,學生聽得就會很吃力,甚至“越聽越糊塗,不聽倒明白”。中學教師的本領就是把複雜的問題簡單化,讓學生一聽就懂。

第九招:人人過關

作業能檢測學生對當天或某一階段學習的理解程度及運用情況。人人過關就是要求上課的每個學生都要過關,每章節都要過關,堅持從作業出發,嚴把作業關#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做作業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的過程,學習的過程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如果問題累積,不把問題消滅於平時,考試時就有大問題,平時不過關,考試時就過不了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