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遺傳病時,可提供材料:大西洋裏有一個與世隔絕的林索伊斯小島,島上的居民皮膚、頭發、眉毛雪白,眼的虹膜呈粉色,他們害怕陽光,喜歡月亮,每逢月光皎潔的夜晚,就在海灘上歡歌載舞,因此,被譽為“月亮的女兒”。根據材料提出問題:1為什麼島上居民皮膚、毛發都是白色的?(由於體內缺乏促使黑色素形成的酶,致使皮膚、毛發等缺乏黑色素而表現白化病症狀(2為什麼島上居民都出現同一種表現型?(因為近親結婚使白化病隱性基因純合的機會增多,從而造成白化病的蔓延。
【反思5】這種提問方式屬於綜合型提問,要求學生在頭腦中把事物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麵!各個特征結合起來思考並做出回答。這類問題能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問題的答案是多元的。對綜合提問的回答,是學生以自己的知識經驗、智慧技能為基礎,迅速地檢索與問題有關的知識,對這些知識進行分析綜合,得出新的結論,有利於學生分析能力的培養,更體現個人認知策略的風格。綜合提問一般又分為分析綜合與推理想象。分析綜合是要求學生對已經得到的結果進行分析,從分析中得出總結。推理想象是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的事實推理,想象可能的結論,也就是由已知推未知,如本例所述。
在講“減數分裂”時,教師問:“染色單體是染色體嗎?是同源染色體嗎?它們的區別在哪裏?請畫示意圖說明。”
【反思6】這種提問方式屬於評價型提問,要求學生運用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對各類模式進行分析、對照和比較後做出評價判斷或選擇判斷,才能進行作答。它包括概念的認知、技能和原理的評價等。通過對事實、實驗、概念、事物的對比,區別其異同點,揭示出事物本質。還可將正在學的知識與以前學過的知識進行比較,找出新舊知識的內在聯係。通常在講解、演示和小結時進行評價型提問。回答這類問題須先設定標準和價值觀念,以揭示事物或現象的共性和個性,並據此對事物進行評價或選擇,有利於學生通過回答認識它們各自的特征,找出彼此間的細微變化、區別和聯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提問技能的運用
1.當前課堂提問存在的常見問題。
某教師在講授必修1第2章第5節《細胞中的無機物》時,課前幾分鍾對上一節課的內容進行鞏固複習,提問如下:動植物細胞中最重要的單糖是什麼?植物細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什麼?動物細胞中最重要的二糖是什麼?植物細胞最重要的多糖是什麼?動物細胞最重要的多糖是什麼?請張三同學回答問題:脂質是不是可分為3種?固醇又可分為哪幾種?
【反思7】從上麵的實例,可以看出當前生物學課堂提問常存在的幾個問題:
(1)從提問的類型來看,重識記型的問題,輕理解與評價型的問題。如本例所提的問題串,都是回憶型的問題,缺乏高層次的問題。從學生回答問題的思維來看,學生僅憑記憶就可以回答絕大多數問題,20%的問題是讓學生回答“是”與“否”、“有”與“無”等極其簡單的問題。
(2)提問不能關注所有的學生,不能以學生為中心。要麼讓舉手的同學回答,要麼故意讓不舉手或者是沒有遵守課堂紀律的同學回答,更有甚者是教師先叫起一個同學然後再提問題。提問以教師為中心,有的教師經常自問自答,有的教師在學生回答不出時,幹脆提供正確答案,給學生思考討論的空間普遍不足。這種喧賓奪主、越俎代庖的做法使學生無法進行充分地思考和討論,不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教師應該通過提示、探究、轉引、轉問、反問等手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得出正確的答案。
(3)提問沒有一定的坡度。應當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和大多數學生的認知水平,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合理設計出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已知到未知、前後彼此關聯的一個個問題,逐步引導,層層深人,達到提問的目的和效果。
(4)提問數量偏多。問題的質量比數量更重要。如果教師所提問題的答案顯而易見,缺乏挑戰性、創新性,學生對答如流,這樣的問題提再多,學生的思維也難有更高的發展。因此,教師應對要提出的問題反複推敲,舍棄假問題,做到少而精。提問應以能真正觸發學生思考,反映教學重點、難點的關鍵性問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