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息技術的整合(1 / 3)

生物cai課件製作的研究【實例】

2011年4月9日,廈門市海滄區舉辦第一屆教師教學技能大賽,筆者作為組織者,親曆了課件製作比賽項目的全過程。規定製作課件所用的軟件為powerpoint2003,比賽時間為60分鍾(下午13:00"14:00),課件課題名稱,初中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高中為“基因指導蛋白質的合成”,除了利用提供的資源包外,不能上網,不能攜帶u盤等電子存儲設備。

比賽後,聽到了有關參賽教師的議論,現在網絡上課件多的是,不應該列為比賽項目。真的沒有必要自己製作cai(計算機輔助教育)課件嗎?如何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高質量的課件(怎樣插人控件flash和錄像)……

【反思】

“教育是人類社會所特有的一種社會現象,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行動”,教育的發展與科技的發展密切關聯,計算機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更是掀起了一次改革。教師不必像以前那樣,攜帶掛圖、模型、實物標本等繁瑣的教具,而是借助計算機、投影儀、觸摸屏等先進的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圖、文、聲、像相結合的電子課件。

首先,談談自製cai課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多媒體計算機集文字、聲音、圖像、動畫等媒體於一體,能夠開闊學生的視野,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直觀,在教學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大大地豐富了教學手段,活躍了課堂氣氛,促進了教學雙向的互動,增強了教學效果,改變了學生厭學心理。有的人也許會認為,目前市麵上有很多cai教學軟件,網上也有許多現成的免費課件,我們沒必要自己親自去做,去買或下載就行了。筆者並不認同這種觀點,筆者曾經試用過幾個公司的生物教學軟件,覺得他們所做出來的軟件並不適合自己,網上下載的有好多是不錯的,但別人設計的教學思路和自己要講的思路不一樣,很難合拍。教師用於課堂教學的cai課件必須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突出教師的教學思維,體現學生的主體參與,而且每個教師所麵對的學生情況不盡相同,自製課件可根據學生實際,體現自己上課的意圖,更能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因此,自己製作cai課件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其次,說說生物cai課件製作的可操作性。

很多教師對cai課件製作有畏懼心理,原因就是覺得電腦是深不可測很難學會的新事物,還有就是對新技術新知識有抗拒的想法,認為一塊黑板、一本課本、一根粉筆就可以完成教學任務。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cai課件製作已經不再是計算機專業人士的專利,計算機操作不再需要記憶各種繁瑣的外部命令和內部命令,隻要鼠標操作即可,易學易懂,加上時常有計算機培切i,自製cai課件對中學教師來說應該不是難事。

再次,講講如何製作生物cai課件。

第一,必須學會一些常用軟件的使用。

目前市麵上有很多製作cai課件的平台,國內的有科利華、洪圖、方正奧思等,國外的有powerpoint、authorware、director、flash等等。各種平台的特點各不相同,有的是幻燈式,有的是主頁式,有的是時間式,有的是流程式的。本人常用的是authorware,覺得authorware的界麵非常友好,它采用流程式的設計,且有中文版,操作控製方便易懂,一般較易上手。除熟悉一兩個課件平台之外,還需要其他一些軟件的支持,如圖像處理軟件(photoshop、coreldraw、我形我速等,主要用來處理圖片,如改變圖片大小、拚接圖片或潤色圖片等'音像處理軟件(cooledit、goldwave、premiere、mp3壓縮軟件、超級解霸等,用來加工聲音、音樂、視頻圖像等'動畫製作軟件(如animator、3d**ax、autocad、hash等,用來做一些模擬動畫,化靜為動,化平麵為立體'熟練掌握一種製作平台,如果想做得有水準,就要多學習一些附屬軟件,但要先精後博,不可蜻蜓點水,樣樣都會,樣樣不精。

第二,養成收集素材的習慣。

要製作cai課件必須做好各種素材的收集,如圖片、音像、動畫、音樂等素材,特別是有意收集一些與本學科有關的素材。例如對音像的獲取方法有:1購買。從音像店或電腦店購買各種光盤圖像庫。2創建。使用繪圖工具軟件自行繪製,用麥克風錄音。3掃描。利用掃描儀將課件所需的圖像輸人計算機中。4拍照。用數碼照相機獲取圖片。5截取。從錄像帶、磁帶、vcd或電視等動態音頻、視頻信息中捕捉單幀靜態聲音或圖像片段。6下載。從因特網上下載。因為僅靠學校的提供遠遠不夠,所以有條件的教師可以自己配備一些設備,如掃描儀、采集卡、刻錄機、數碼相機、攝像機等,用來收集處理。

第三,腳本的設計。設計腳本就是把選定的教學內容編寫成思路清晰、內容精煉、重點難點突出、易於計算機表達的腳本。就像電視片的拍攝要根據分鏡頭腳本進行一樣,教師要根據開發環境把課的內容一步一步地寫出來。例如圖形、文字布局及特效,底圖的搭配、閃爍、滾動、旋轉、切換,聲音的加人等,都要預先設計好。

第四,cai課件的製作。寫好腳本以後,在開發平台上把腳本所寫的內容變為現實。cai課件製作完成後,最好把它打包成能**運行的程序,那樣就能方便其他教師在各種平台或各台計算機上使用了。

最後,談談製作課件時應注意的一些事項。

(一)要符合科學原則。生物的實物圖要清晰易辨,比例要恰當,如果是放大圖,最好有比例尺,以免讓學生誤解。文字用語要符合生物學的要求,不要與教材相背離,不要出現科學性錯誤。

(二)要簡潔明了。能簡單說明的就千萬不要複雜化,製作出來的課件要具有容易使用、操作方便的特點,盡量自動化。同時,課件不要做得太花哨,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筆者覺得應該多做一些小課件(小插件'如減數分裂過程、有絲分裂過程、細胞的結構等片段。小課件做多了,可以成為大課件的素材,以後有用的話就可以把它們組合起來。所以要有積件思想,積少成多,積小成大。製作出來的課件,不求功能齊全,隻要能說明一個問題就可以,最好是一個能**運行的小模塊。

(三)要資源共享。每個生物教師所做的課件可能不盡相同,但一本書、一個學科的教學內容畢竟有限,難免存在著重複工作的問題。做一個課件所花的時間是比較多的,故應該提倡資源共享的思想。這一點就需要學校有關部門成立一個專門的管理中心,把各科教師所做的課件逐年收集起來,這樣就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思路加以修改,便於大家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四)要建立個人資料庫。想要在短時間內做出一個好的cai課件,必須有充分的準備工作,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平時要多注意各種資料的收集,並做好分類工作,當要用到時就可以隨手拈來,縮短製作課件的時間。經過幾年時間的收集,筆者已基本收集好高中生物製作課件所需的圖片、文字!聲音和動畫等資料。而視頻資料因其來源少、設計難、成本高,更難以收集到,目前正在充實。資料庫的建設繁瑣且工作量大,耗時長,但一旦齊全後,做起課件就方便了。

目前實力薄弱學校,一般隻有幾間多媒體教室,不可能每節課都用得上cai課件。有些教學內容用傳統的媒體就可以傳授,就沒必要做成cai課件,不要為了用計算機而做cai課件。濫用計算機來開公開課等是現代教學中容易出現的通病,應當避免。

用excel進行生物題庫的創建、優化和運用【實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