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強調主幹,兼顧學科內綜合。
從考查內容看,繼續保持突出主幹的特點,細胞、新陳代謝與免疫調節、遺傳變異與進化、生物與環境以及生物工程仍是試題的重點,不會變化,但命題的形式與情境是變化的。
4.聯係實際,應用能力的考查力度將保持不變。
代謝與生產生活實際的聯係、遺傳定律的具體應用、免疫調節與健康知識、生態環境的保護等要特別注意,細胞工程、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在生產實踐中的應用等將是高考的重點。圖形類題目的比重有增加的趨勢,要更注意作圖的訓練,如畫柱狀圖、表格等。綜合運用題目的比重在非選擇題中保持不變或略有下降,對考生表達能力的要求將保持穩定,總書寫量可能在150字左右。
5.實驗仍是考查的重點,以實驗分析為主。
要提高每個高中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作為探究性學習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驗探究能力的考查是必不可少的。考生一定要掌握實驗分析(包含實驗現象的解釋、實驗原理的分析、實驗目的的確定等'學會補充書寫實驗步驟,重視教材中經典實驗的拓展類題目變化。緊扣教材作變式考查將會是一個亮點,把單一實驗方法變為多種實驗方法,培養學生的應變能力。對2010年的實驗題,我們要關注實驗分析和實驗糾錯並完善補充實驗步驟類的題目。
【反思】
在認真分析2010年福建《考試說明》的基礎上,對照前幾年的高考實情,結合校情和學情,我提出2010年備考策略。
1.回歸教材,梳理基礎知識。
考生由於基礎知識不紮實而導致丟分占相當大的比例,基礎知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盡管後期衝刺複習時間緊迫,同學們仍然要注重回歸教材,建議複習時把答題中常用的專業術語和短語彙集整理,包括那些在平常訓練中雖得分但表述不確切的知識,從而達到“發現漏洞、堵住漏洞”的目的。
同學們對生物學基礎知識應該做到“四會一是會“讀”,根據《考試說明》的要求,列出各個考點,再根據考點的重要性和自身掌握情況,運用泛讀、粗讀、略讀和精讀等不同方法進行閱讀;二是會“背”,《考試說明》中規定的重要概念、生物學事實、生命現象和生命過程、實驗原理和實驗方法等均需背熟;三是會“默”,生物學中的名詞性和結論性語句應經常默寫,確保能夠運用規範的生物學術語答題,即使是簡單的知識點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的反應式也不能掉以輕心;四是會“理解”,對概念的理解,既要掌握它的內涵,又要領會它的外延,理解幫助記憶,理解有利於解題。
2.優化教學,構建知識網絡。
在複習過程中同學們要把三本生物必修本中相關的內容進行整合,可以按細胞、代謝、調節、遺傳變異、進化、生物與環境等板塊整理,打破章節的界限,真正把知識融合到一起,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對於知識的運用十分有利,對於解題十分有用。而選修部分的複習不必與必修進行整合,隻要進行章節歸納即可,考查時較**,一般不會與必修本混合。我們要善於內化知識,親自參與知識網絡的構建,形成牢固的知識結構。
3.強化能力,訓練信息轉化。
高考對獲取信息能力的考查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近年來高考中以文字、圖形、表格等形式出現的試題較多,2010年高考很可能出現要求考生根據所提供的信息繪圖、畫曲線、列表格、寫遺傳圖解等考查形式,因此在考前衝刺複習中,同學們應按照《考試說明》中對文字、圖表、圖解相關能力的要求,對以非文字資料獲得信息的試題作重點研究和專項訓練。對於此類試題,同學們首先要正確識別圖表的含義,從中準確提取所需信息,然後再進行圖文轉換或表文轉換,將所學知識與題中的背景材料相聯係。
4.重視實驗,提升探究能力。
實驗與探究試題是高考試題的重要題型。實驗與探究試題包括以下幾種類型:觀察類實驗、驗證類實驗、部分探究類實驗、全程探究類實驗、模擬類實驗等。對於探究類實驗,學生應該明確探究的一般程序,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完成實驗、得出結論。複習時,同學們應該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對《考試說明》規定的基礎實驗進行全麵複習,掌握教材實驗的原理、材料用具、實驗步驟、實驗方法等,並學會將實驗原理和基本方法運用於新的情境中去解決新的問題。對於比較複雜的實驗試題,同學們應該學會審題,尋找實驗目的,確定實驗變量,找準實驗對照,製定符合實驗目的的實驗操作步驟,結果的預測和結論的得出應該有根有據,圍繞實驗目的來思考。同時,還要注意教材實驗的拓展,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牢記實驗原則。
5.聯係實際,提高遷移能力。
高考生物試題,往往是由實際問題引出並結合現實生活和社會現象中的具體問題進行設問的。如克隆、人類基因組計劃、轉基因產品、環境問題、艾滋病、近幾年諾貝爾獎、食品安全問題等都可成為問題的切人點,而根據這些背景材料設置的試題,往往是一類源於教材又高於教材的小綜合題。對於此類熱點問題,同學們在注重基礎知識複習的同時,還要與社會、生活、科技相聯係,找好找準聯係紐帶,努力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表達能力,做到科學訓練,提升知識遷移的能力。
解讀《考試說明》是從事畢業班教學的教師每年都要堅持做的一件事。《考試說明》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是高三教師複習的依據和準繩,可以讓教師隨時了解高考的動態變化。解讀《考試說明》,教師要用心地讀,深人地讀,全方位地讀,多角度地讀,尤其要關注《考試說明》的變化部分,悟出命題人可能命製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高考複習是一項創造性的勞動,需要我們充分發揮聰明才智,付出艱辛的勞動。複習中一定要緊扣《考試說明》和《課程標準》,才不會偏離方向。隻要紮實靈活,科學得法,衝刺複習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