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高考解讀(1 / 3)

2009年高考“三穩二新”與二輪複習【實例】

《2009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省理科綜合考試說明》(以下簡稱《考試說明》)是按照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福建省教育廳頒布的《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教學要求(試行)》以及《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課程選修i課程開設指導意見(試行)》等文件的要求製定的,是2009年福建省高考命題的依據。2009年是由國家命題中心統一命題到福建省自主命題的第一年,具有裏程碑的意義。這本《考試說明》穩中求新,保持近年的能力立意,並注重考查理解能力、實驗與探究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及綜合運用能力。2009年的高考備考要以《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為依據,以知識為根本,以方法為保障,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隻有如此才能高奏凱歌。

一、從《考試說明》透視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和原則

1.高考命題指導思想:體現新課程的理念,適度創新;體現學科特點,考查考生對生命基本特征、基本規律的理解和掌握;考查考生的生物學基本素養和實驗能力;以能力測試為指導,考查考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重視理論聯係實際,體現前沿性和可持續性;以中等難度題為主"

2.高考命題原則:重主幹、輕枝蔓;重能力、輕記憶。(1)試卷中淡化的內容)1過渡內容;2分散知識;3單純生物學知識;4純記憶知識;5未定論知識。試卷中重點體現的內容:1主幹知識;2相關性知識;3理論應用知識;4程序性知識;5實踐應用知識。

二、重視《考試說明》的細微變化

1.試卷結構和難度值變化。生物總分為80分,比去年增加8分。其中選擇題仍為5題,題數、分值和數列順序均不變,非選擇題的題數和分值均有變化:第26和27題為生物必修本的試題,分值40分,第32題為選修3的題目,分值10分。生物部分難度值為600.65,比去年略低。

2.考試內容與要求變化。

《考試說明》中知識點仍細化,這有助於複習時有目的性,並列出了知識內容的要求層次,與去年相比,其有如下微調:

變化的知識點:1“糖類、脂質的種類和作用”改為“糖類的種類和作用”、“脂質的種類和作用”,把二者分開陳述,並把“脂質的種類和作用”的要求降為工,2“主要細胞器的結構和功能”改為“線粒體和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核糖體、高爾基體、內質網、中心體、液泡、溶酶體的主要功能(工)”,突出了主要細胞器為線粒體和葉綠體;3“細胞呼吸”改為“細胞呼吸的基本過程及其原理的應用”,使考試內容更具體化;4“細胞的衰老和凋亡以及與人體健康的關係”及“癌細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的要求層次由)降為i,5“受精過程”的要求層次由)降為i,6“生物進化與生物多樣性的形成”的要求層次由)降為工,7“植物激素的應用”改為“生長素的應用”,更突出生長素的重要性,8“動物激素的調節”及“動物激素在生產中的應用”中的動物均改為脊椎動物,使考試內容局限在更小範圍內。

增加的知識點:“生態係統中的信息傳遞”、“觀察dna、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模擬探究細胞表麵積與體積的關係”、“低溫誘導染色體加倍”、“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扡插枝條生根的作用”、“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土壤中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基因工程的誕生”、“蛋白質工程”、“動物胚胎發育的基本過程與胚胎工程的理論基礎”、“胚胎幹細胞的移植”、“胚胎工程的應用”、“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生物武器對人類的威脅”、“生物技術中的倫理問題”、“生態工程的基本原理”、“生態工程的實例和發展前景”等。

三、分析《考試說明》,把握高考“三穩二新”

1.力抓“三穩”。

一“穩”主幹知識。主幹知識仍為2009年高考的考查重點,如必修1的“細胞與代謝”,必修2的“遺傳與進化”,必修3的“調節與穩態”、“生態”,以及選修內容等。

二“穩”學科能力。以實驗設計題為亮點的學科特點不變。實驗與實踐題在高考中約占20%-30%,類型有:實驗與實踐方案的製訂和設計、操作實驗並預測結果、結果的分析和結論的得出。

三“穩”高頻題型。(1)概念應用題:用生物學基本原理來分析研究現代生命科學前沿課題是新高考的方向。在中學生物教材中,概念、原理很多,考生要理解它們的內涵與外延,並嚐試用概念、原理解決實際問題。選修3是必修的拓展和延伸,緊跟生物科學發展。概念應用題包括代謝原理、遺傳變異原理、穩態原理等,這些內容將是高考命題的主要考查點。解題思路:閱讀情景材料、準確提取信息—結合教材知識進行思維整合、確定考查的概念原理—根據設問組織答案。(2)圖像圖表題:此類試題以曲線、圖表為載體,考查考生的圖文轉換能力。生物體內的生理過程往往隨著時間、外界條件的變化而發生有規律的變化,試題往往以此為背景,並將這些變化以圖表的形式呈現出來,著重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等多種能力,此類試題一直是高考命題的熱點和重點。選擇題中易出現曲線圖、結構簡圖等,非選擇題易出現流程圖、材料信息圖等。解題思路:對於曲線題,首先要把握橫、縱兩坐標含義,其次要關注“四點”、“二量”和“一走勢”。“四點”是指起點、交叉點、轉折點和終點;“二量”是指自變量和因變量,要理解它們內在的因果關係;“一趨勢”是指曲線的走勢,要根據曲線特點分段進行分析。圖像題一般常以模式圖出現,考生要首先分清圖中的物質和過程,然後理解它們之間的內在關係,最後在此基礎上解答問題;對於表格數據題,考生要根據所給條件與數據的差異歸納出產生結果的原因。(3)實驗分析題:此類試題要求考生在理解實驗目的和原理的前提下,選擇合適的材料和用具,設計或完善實驗步驟,預測並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實驗結論"其難點是變量的控製和設計合理的實驗程序"如果是探究實驗,結果的預測也是難點之一。解題思路了解實驗目的—明確實驗原理—選擇實驗器材—設計實驗步驟—預測結果並分析現象,得出結論。學生進行實驗程序設計時,應遵循一些基本原則,如單因子變量原則、等量原則、平行重複原則、對照原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