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教師素養的共同優點,與這些教授的個人修養有關,與他們的不懈努力有關,與他們的教育信念和理想追求息息相關。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在別人眼裏已夠成熟,但自我感覺還缺點什麼。也許就缺理想課堂的追求,若心中有自己的理想課堂,不斷自我暗示,朝理想目標邁進,心中的理想就會慢慢地實現。真正落實課堂的中心轉移問題,在緊湊的教學節奏中適當“布白”,給予學生思考、反省的時間,徹底拋棄“滿堂灌”、“滿堂問”、“講得越多越細,學生就掌握得越好”等錯誤觀念和做法,勤於反思課堂的閃光點和錯失處,爭當讓學生記住一輩子的教師。
什麼樣的教師可以讓學生記住一輩子?什麼樣的教師才算稱職教師?或許是用真情對待學生,以生命教育為己任的教師(如四川汶川地震時的史上最牛校長李誌平,活著的那些學生都會記住他的,全中國的人民都會記住他的或許是對學生人生選擇起到了導向作用,在人生轉折關鍵處,拉人一把的教師;或許是教學風格獨特、知識淵博、令人敬佩的教師。就像全國名師魏書生先生一樣,以寬闊的教學視角,超前的教學理念,獨特的教學風格,特有的個人魅力,深厚的專業素養,滋養著一代又一代記住他一輩子的人。
反思成就名師解讀名師成長公式【實例】
2009年7月25日開始,廈門市海滄區首批骨幹教師聚集武夷山進行培訓,廈門海滄實驗中學各科教師共十人參切i。筆者作為廈門市海滄區兼職生物教研員跟隨學習。活動由福建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承辦,由餘文森教授主持負責,聘請授課的老師有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數學教研員陳中峰(特級教師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學研究室原數學教研員王永老師!華南師範大學基礎教育與研究院副院長劉良華教授著名教育學者成尚榮教。
2009年8月1日,由成尚榮學者主持沙龍活動。筆者是我校推選發言人之一,發言主題為名師成長之路,解讀由波斯納提出的名師成長公式。美國波斯納提出的名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其中的經驗,指的是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名師與普通教師最本質的差別不是經驗,普通教師同樣有著多年的教學經驗,甚至比名師更豐富,而之所以會成為名師,關鍵在於持久深刻的反思,反思比經驗更重要……
【反思】
1.反思的概念解讀。
反思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自我設置障礙,事情做不好,想想原因,想想解決的辦法,事情做好了,也要想為什麼會好,有沒有可能更好。我們可以用“五用”來解讀:用理想的眼光看現實的教學,用發展的眼光看過去的情況,用遺憾的眼光看成功的結果,用辯證的眼光看失誤的問題,用陌生的眼光看熟悉的經驗。通俗地說,就是要反著想,多用逆向思維,少用順向思維,對習以為常的現象要打破思維定勢,刨根問底,深究深層次的教育內涵。“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2.目前教師反思的現狀及分析。
根據文獻查閱,目前全國上千萬教師存在四種反思狀態:
(1)從不反思。遇到問題憑經驗或借用別人的做法,平時不願反思,不想反思,甚至對反思持消極態度,懷疑反思本身的價值。這種教師相當一部分沒有更高的人生追求,尤其是評上且聘上高級職稱後,年紀不高,卻憑經驗吃老本,早早地就等待退休日子的到來。還有一部分是長期呆在農村、看不到未來、望不見希望的教師,現實生活逼得不得不安於現狀,最後是習得性無助。由於教師的類型不同,不反思的原因不同,因此所采取的激勵措施也應不同,就像轉化後進生一樣,要先分析其“病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