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讓愛持久的源泉(2 / 2)

我:“老師您好,我是某位同學的媽媽。關於數學成績問題我想和您交換一下意見。我認為,應用題這段知識實在是沒有意義,我不知道為什麼現在還在學習。孩子小不能理解很多問題,將來他們長大了自然就會理解的。”

老師:“我不否認您的意見。但是我認為正是因為有困難才要戰勝困難呀,學習是需要毅力的。”

我:“如果要鍛煉孩子的毅力,讓他們有戰勝困難的成就感,那為什麼不教給孩子們微積分呢?”

老師:“可是成績太差了,將來考學怎麼辦呢?”

我:“為什麼要考學呢?”

老師愕然地看著我:“將來不念大學幹什麼去?”

我:“大學不是唯一的出路。即使她考不?大學也沒有關係,我不能讓沒有意義的知識來折磨孩子。她可以不念大學。我希望當她對某些知識暫時不能理解的時候至少要尊重她。她可以不會數學,但是不能沒有尊嚴。”

老師:“您的意思是我可以不管她了。”

我:“您可以不管,但您是一個老師。”(沒有辦法,如果老師隻認為訓斥就是管理的話,我能說什麼呢?)

這已經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十年前如果說不要考大學,那真是讓很多人無法理解的事情,即便是到了今天,估計也會有很多人不能理解。

其實我的意思是我們要尊重孩子。一個人長期不被尊重,會產生心理上的壓抑。這種壓抑積攢到一定程度會爆發出來。如果以一種非理性的方式爆發出來,對社會或者個人造成傷害的概率會增加。如果不爆發,受壓抑的人因為某種機會獲得某種優勢,就會利用自己的優勢而奴役暫時處於弱勢的人。這種對弱勢群體奴役的行為是對自己長期不被尊重的一種補償。

各位家長,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可能沒有被尊重或者缺乏被尊重,不要計較父輩的行為,為了一個國家的未來,一個民族的未來和我們的子孫能有更好的未來,希望今天的父母從現在開始用行動去尊重孩子,讓孩子通過我們的行動學會尊重,更重要的是學會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