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高情商家長的八個標準(2)(3 / 3)

周妮很快就發現苗頭不對,小婭以前總是先做數學作業,再做其他作業。但是現在她總是把數學作業放到最後,而且還說不想做,有幾次做到淩晨一點還沒做完。甚至有一天小婭做數學作業時,周妮發現她在摔數學課本;有一次周妮在催小婭做數學作業時,她厭惡地說:“我看到數學就惡心!”周妮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果不其然,期中考試時小婭的數學成績一落千丈,竟然隻考了67分!

周妮讓小婭參加奧數班,本是想開發小婭的數學能力,卻弄巧成拙,讓小婭產生厭煩情緒,數學成績直線下降。現在的結局是,周妮怪小婭不爭氣,小婭怪周妮冷酷無情。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很顯然,這是周妮望女成鳳造成的。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實際上是家長不切實際的期望和從眾心理的表現。很多家長認為,孩子的教育是家庭的頭等大事,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落到別人後麵,就應該竭盡所能,為孩子提供各種學習機會;隻要能讓孩子上好中學、好大學,花多少錢都值得。而現在,孩子上奧數班已成為一種趨勢,周圍的人都讓孩子上了奧數班,自己不讓孩子上,那就“很沒有麵子”。部分家長還有這樣的希望:如果能拿上一個奧數比賽的獎項,孩子就能保送上好中學、好大學。

普天之下,沒有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事業成功,人生美滿幸福。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人性的自然表達。

當然,也有相當一部分家長並不是真的望子成龍。如果他們真的希望孩子成功,那他們就會尊重孩子,不會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給孩子造成無盡的心理傷害。這些家長的“望子成龍”,隻不過是他們為了滿足自己“從眾”心理需要而編出來的口號,這樣的家長隻是希望自己在別人麵前“有麵子”。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上帝似乎有意與周妮這樣的家長開玩笑:家長希望孩子的分數越高,孩子實際的分數就越低;家長在孩子的學習上費的心思越多,孩子的成績就越差。其實,原因就在於家長不了解孩子,更不尊重孩子,讓孩子做他不願意做也不擅長做的事。

受遺傳因素和不同環境的影響,孩子間存在著一定的發展差異,這是很正常的。像奧數課的學習,它隻是針對特定孩子的培訓,側重於培養高端人才,並不適合所有孩子學習。但有相當多的家長總喜歡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的孩子比,看到別人的孩子上了奧數班,就覺得自己的孩子也應該上奧數班。當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時,他們就沾沾自喜,反之就不停地數落、諷刺、挖苦孩子,這樣自然會使孩子變得自卑和厭學。

家長應該了解自己的孩子,發現他的長處,挖掘他的潛質。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這個天分即他的興趣和潛質。隻有了解孩子的興趣,尊重孩子的選擇,才能幫助孩子變成“龍”。當前,大部分家長隻是希望孩子變成自己心目中的“龍”,很少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孩子都是按家長的意思在學習,壓抑了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久而久之,他要麼會反抗,要麼會厭學。所以,像小婭這樣,數學成績不升反降是正常現象。

家長望子成龍,強迫孩子學習一些他們不喜歡、不擅長的東西,孩子隻能被動地接受填鴨式的學習方式。這種方式不僅事倍功半,結果也會適得其反,隻會讓孩子逐漸喪失自信心,產生厭學、逆反情緒,學習熱情一落千丈,這對他們的身心發展來說是極為不利的。由於孩子達不到家長的期望,孩子的自尊心受到傷害的同時,家長也異常失望,這樣就會造成家長與孩子互相抱怨,最後對雙方形成新的傷害。

爸爸:“兒子,今天在學校有什麼新鮮事嗎?”

兒子:“我兩門考試都不及格。”

爸爸:“唉,這又不是什麼新鮮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