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堯福身邊早安插著三個心腹,關鍵時刻派上了用場。他把三人召集起來說明情況,他們自然對他言聽計從,跟隨他進入“一百”的各個臨街射擊窗口,把槍支全部收繳起來。守候在這些房間的是殷堯福手下的紅衛兵,事情進展得很順利。等一百上的步槍收起後,他們又到五金商店和大眾飯店樓上,殷堯福以副總指揮的身份,假借情況有變需要重新布防的名義,強要硬索,不到半個時辰,那些槍支也收繳起來了。
此時天已快亮了。新華書店樓上架設有兩挺輕機槍,其火力覆蓋了解放街和鳳山路,整個十字路口都是機槍的射擊範圍,看管的是光輝民兵連的人,裘胡子的親信。殷堯福帶著三人來到樓上,命令值班的兩個民兵把槍交出來,那兩人根本不把殷堯福放在眼裏,說沒有裘總的手令誰來也不繳械。軟的不成隻能來硬的,殷堯福一揮手,四人一擁而上強行搶奪,那兩人拚死抵抗且都身手敏捷,無奈雙拳難敵四手,勝利的天平擺向了殷堯福這邊,經過一番搏鬥,那兩個家夥終於被打翻在地並牢牢縛住,兩挺機槍被繳了過來。
當東方的天際剛剛露出紅霞時,殷堯福扛著兩挺機槍,另三個每人背著六支步槍,一起來到縣人武部門前,敲開大門走了進去。早上,解放街上出現了大批荷槍實彈的解放軍,對從十字路口到工農橋這一段街麵實施了軍事管製,縣中隊的一個排包圍了工農橋,從橋下取出大量炸藥,拉到安全地方加以引爆。
“縣聯總”方麵,槍支沒了,紅衛兵讓殷堯福遣散了,“縣聯指”方麵,炸藥被拆除了,計謀被揭穿了,翟秀才和裘胡子都龜縮到了陰暗的角落,一場精心謀劃的惡戰終於土崩瓦解了。
造反派之間的衝突暫告段落,振華、興華都回了家。
這天,他們在家閑聊,猛聽外麵鑼鼓喧天,口號陣陣,於是兩人來到街上看熱鬧。隻見一隊學生正揮舞紅旗呼喊口號,前麵一個小姑娘舉著喇叭在朗誦語錄:“偉大領袖毛主席最新指示,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到那裏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接下來又一遍遍呼喊:“上山下鄉,支援農村!廣闊天地,大有作為!”
兄弟倆來到豐惠橋頭,見那裏貼著一張大紅告示,不少人在圍觀。有人看了告示後情緒激動,男青年罵罵咧咧,女的則哭哭啼啼。發生啥事了?他們急忙上前,聽一人怒衝衝地說:“他媽的上山下鄉,說來好聽,分明是發配邊關,老子不幹。”另一個跟著吼叫:“啥叫接受再教育,狗屁,明明是強製改造!”旁邊有人說:“喂喂,這是毛主席的英明決策,你們敢不聽?”罵人的人說:“大不了下放到農村去,難不成還有比這更壞的結果呀?”旁邊的人說:“有呀,把你當作現行反革命抓了,然後押到大西北去吃牢飯,那肯定沒有插隊落戶強。”那兩人一聽覺得有理,立即噤若寒蟬,怯怯地走了。
振華興華過去,見那是一張光榮榜,上麵寫著:遵照英明領袖毛主席關於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偉大號召,本公社的城鎮居民戶青年將分批實行上山下鄉,第一批名單如下。
兩人看後立即高興得手舞足蹈,因為他們的名字也赫然在上。興華說:“我們從來沒有享受過同等待遇,這一回總算沒受歧視,政府真好,沒有忘記我倆,第一批就讓我們下去了。”
振華也笑了,“嘿嘿,真好真好,這一下能有飯吃了,再也不用擔心餓肚皮。”
這兄弟倆總是與人家不協調,別人開心時他們肯定要倒黴,現在別人都在哀歎和詛咒,他們卻嬉笑顏開,跟撿了啥寶貝似的。
熊小軍也來了,一看名單上有他的大名,便破口大罵:“去他媽的,好事輪不到,壞事躲不掉,一張紅紙頭就把老子發配了,我日他媽的八輩子祖宗。”
興華過來笑眯眯地勸說:“小軍你吼啥,如今學校停課了,工廠停工了,大學停止招生了,政府機構也基本癱瘓了,你不去鄉下還能去哪裏?”
熊小軍說:“我是城鎮居民,應該在城鎮裏工作才對,怎麼能讓我到鄉下去?”
武鬥結束了,振華雖然不能完全跟熊小軍冰釋前嫌,但也不再勢不兩立,他說起了風涼話,“誰叫你們造反這麼賣力,不該砸的也砸了,不該毀的也毀了,把自己的後路都砸沒了,不下鄉還能作啥?我倒是替鄉下人擔心,你們禍害完了城鎮,這下該讓農村遭殃了。”
熊小軍嘟囔一句,“又不是我想造反,那不是響應上級號召嗎。”
振華說:“國家被你們搞得一塌糊塗,要吃沒得吃,要用沒得用,毛主席也拿不出東西來養活這麼多人,我看這上山下鄉也是不是辦法的辦法,隻是委屈了鄉下人,要把他們口上的糧食分出一些來讓我們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