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卷 第五十六章 王成之死(3 / 3)

大家經翟總一鼓動,個個喜上眉梢,臉上洋溢起必勝的喜悅。

正在這時,有人跑來報告,說唐主任回來了。

翟秀才一聽,高興地帶領眾人出門相迎,隻見唐月貴跌跌撞撞地趕來,說出的一句話卻讓大家倒吸一口涼氣。

他說:“大事不好,王科長——王成——死了!”

王成之死,事情要從鄰縣的武鬥事件說起。相比嵊縣,舜縣實在太過溫文爾雅了。中央文革發出“文攻武衛”的號召,舜縣尚處於文攻階段,嵊縣早已進入了武衛階段。鄉諺雲,“越劇討老婆,紹劇打天下”,如果把舜縣的文革比作唱越劇,隻是說說唱唱,那麼嵊縣則是唱紹劇,上來就打打鬧鬧,並且是真槍實彈地幹。據不完全統計,兩年中嵊縣兩派直接死於武鬥的有69人,被俘虜後慘遭殺害的122人,兩項合計191人,受傷者不計其數。

嵊縣的武鬥是從1967年5月12日數百紅衛兵絕食事件拉開序幕的,隨後兩個造反團體“嵊縣聯總”和“嵊縣聯委”尖銳對立,武鬥由肢體衝突發展到動用木棍、鐵棒。同年7月1日,“嵊縣聯總”成立突擊隊,“嵊縣聯委”成立戰鬥隊,雙方在縣城街道、屋頂展開大規模的石頭戰,拆房屋的瓦片、磚塊作武器互相攻擊,造成4人死亡,400餘人重傷,700多人輕傷。這一仗過後,雙方都覺得不過癮,“嵊縣聯總”通過強索或暴力搶占的方法,得到了縣物資倉庫和人武部、公安局的大量槍支彈藥,而“嵊縣聯委”則以民兵武裝為骨幹,雙方都武裝到了牙齒。因事態嚴重,浙江省軍區作出《關於嵊縣問題的決定》,對嵊縣實行軍事管製,但軍管會並不是以製止武鬥恢複秩序為目的,而是支持“嵊縣聯總”打擊“嵊縣聯委”,武鬥立即升級為大規模武裝衝突,並牽連到新昌等縣。“嵊縣聯總”幾次出兵包圍部分鄉鎮機關,槍殺數十名公社幹部,連逃到新昌的人員也被押回槍殺,幾番武鬥下來,“嵊縣聯委”落了下風,餘下的數百人隻好退卻到山區開展遊擊戰爭。

王成是根據紹興軍分區下發的《關於調動幾縣幫助嵊縣消滅縣聯委的命令》,帶領“上虞武衛連”和縣中隊一個排開赴嵊縣,攻打“嵊縣聯委”的駐地黃澤。隨著眾多客軍集結,“嵊縣聯委”更加寡不敵眾,在接下來的12天惡戰中,處處被動挨打,死傷無數,隻好連連退卻,先是放棄西片固守東片,但仍被層層包圍,因和談不成,他們猶作困獸之鬥,發起了浦口突圍戰。王成帶著他的數百人隊伍嚴陣以待,打退了“嵊縣聯委”的進攻,並且窮追猛打,他自己又身先士卒衝鋒在前,可誰知,一排子彈飛來,讓他壯誌未酬,飲恨終身。

“嵊縣聯總”在紹興軍分區的支持下,彈豐糧足,處於絕對的優勢,整場戰爭下來總共隻死了4人。而對方死傷慘重,最終因彈藥告罄,突圍失敗,餘眾退入餘姚境內的四明山區。可明明是以強淩弱的局麵,偏偏舜縣來的友軍中死了兩人,即主帥王成和另一百官膠木社職工,真是天數!

資料來源:

1、《上虞縣誌》(1989版)摘要

大事記

1966年

9月13日晚,“革命造反派”組成的“上虞縣武衛連”300餘人和縣中隊一個排開赴嵊縣,支援嵊縣“革命造反派”鎮壓另一派群眾,武鬥中,縣人武部作戰科長王成及百官膠木社一職工中彈身亡,縣衛生技校一學生重傷。

2、《嵊縣“文化大革命”期間的武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