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江南春,盡管似乎不再有青春年少的情愫,不過他依舊為大學生活感到自豪和幸福,在他看來,充分抓住大學時光戀愛是值得記錄和回憶的。“我一向認為該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就做什麼。該讀書的時候讀書,該談戀愛的時候談戀愛,該工作的時候工作。校園的時光很單純,也很短暫,把生命中最陽光的幾年,和同齡人共同‘浪費’在這裏,我認為是美好的,畢竟你有一生的時間去工作,而單純的讀書時間,可能就這麼幾年。過去了,就再也不會回來了。”
盡管崇尚激情,對於激情,江南春卻有自己的認識:“我們應該記住,???情不等於能力。年輕的時候,我們總是把衝動和激情誤以為是才能。然而,激情不是全部。它隻是一種催化劑,它能調動創業的綜合素質與各方麵的潛能用於創業。”在他看來,大多數大學生將激情表現為創業的信誓旦旦,從而影響創業心態,對創業項目可行性分析不夠或不全麵、不嚴謹,隻從事物的一方麵對創業項目及其前景表現出過於樂觀的評價。
江南春寄語年輕人:“我想有5個詞可與大家分享,那就是激情、創意、信心、態度、細節:盡量在自己的青春歲月裏培養和揮灑自己的激情,不斷地用激情嚐試和實踐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用更多的創意來豐富生活,因為創意麵前人生的效率和濃度是不同的;充滿信心地做人、做事,信心可以感染他人,更能夠感染自己;保持正確的處世態度,因為它是關乎動因的,會影響你根本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方式;另外盡量嚐試參加更多的社會實踐活動,在嚐試的過程中學習去觀察細節、控製細節,對細節的關注可能是做任何事業必不可少的一種素質和能力。”
從“超級銷售”到公司“首席架構師”
“江南春以前是分眾的Top Sales,但今年他的重心正在轉移,更像公司的首席架構師。”分眾副總裁嵇海榮說。江南春正在實現從一個“超級銷售”到公司“首席架構師”的轉型。現在的江南春經常會開玩笑說:“不要和我談廣告,賣公司來找我。”現在,江南春更多的時間都是在為公司尋求更多新的投資機會。
江南春似乎天生就是一個銷售天才,沒有人可以否認他的廣告銷售能力。“江總的風格非常直接,那就是用數字說話,我們在一起談的最多的就是數字。”分眾COO陳從容這樣形容江南春。作為一家以銷售為導向的公司,江南春的血管裏流著銷售員的血液。
作為分眾銷售中的Top1,創業之初,他就曾親自背著液晶屏到上海的幾十家樓一一去遊說,甚至還能清清楚楚記得前兩年分眾樓宇廣告的每筆合同。當年讓陳從容震撼的分眾100個Q&A也是江南春麵向廣告客戶所做的非常細致的100個問答手冊,也成為了每個銷售員的“葵花寶典”。如今,江南春依然親自帶著一個銷售團隊,作為分眾在上海7個銷售隊伍之一,其團隊也是分眾曆年完成業績最多的團隊。他依舊很頻繁地會見客戶,而且往往是能當場帶回單子,並把此當做特別享受的一種樂趣。
2007年,江南春的銷售團隊第一次退居第二。以前一手獨掌分眾銷售大權的江南春開始放權,分眾在全國的二十多家二線城市的銷售開始全部由COO陳從容負責,而江南春僅保留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銷售項目經理”的角色。
保持穩定與前進似乎永遠都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但隻有在矛盾的選擇中,人才能夠超越自己。
陳從容還記得,江南春在移交二線城市銷售大權時,帶著“孩子氣”對她說的那句“銷售這一塊,我真舍不得放手啊”。在那一刻,陳從容感覺到江南春身上的銷售基因與企業家基因,以及控製與信任兩種風格所進行的激烈對撞。
在“分眾夜談”裏,江南春曾表示,“對員工最大的壓力就是信任”。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江南春對於放權與信任的鄭重--他希望讓每個人的價值都得到體現,大家都是在為榮譽而戰,但他也希望員工要把這看作是進取的動力甚至是壓力。
江南春甚至坦言說,自己被高估的美德是果斷,事實上,他覺得自己骨子裏是猶豫不決的。因為他害怕不確定性,也非賭徒性格。不過,江南春很滿意自己的學習能力,因為在收購框架和好耶的案例上,他沒讓曆史重演。
“收購好耶,讓分眾從定位和發展方向發生了重大改變,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它是對全局的重新改造。它在數字化媒體格局中如何聯動各個板塊,有怎樣的價值,我看得一清二楚。回頭來看,3億美元重要嗎?不重要。”
舍得的辯證法
舍得股權、舍得現金、舍得變化,讓江南春一路坦途,並逐漸開始扮演“收購狂人”的角色。江南春曾經和他的員工分享了一個“一根金條的故事”:有一個12歲的小孩,打算偷渡到香港,當時香港海關有規定每人隻能帶一元港幣。在排隊等候檢查的過程中,小孩前麵的一個女人被拖了出來,因為被查出身上藏有一根金條,她沒能過關。馬上,小孩伸手把縫在自己內褲裏的金條拔出,順著褲管滑在地上,並隨即用腳大力將它踩入泥裏。最後,海關人員並沒有檢查他就讓他過關了,他隻剩一元港幣,但在街邊吃了碗雲吞麵後依舊感覺陽光燦爛。再後來,這個小孩長大了,白手起家創立了佐丹奴,這個孩子就是黎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