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江南春成功背後的真實人生(2)(1 / 3)

男人的性感真的不需要財富去修飾,當然,能袒露這種心扉的江南春,是個“性感”的有錢人。事實上,江南春幽默地說過,“即使分眾上市,也不能讓我有那種初戀的感覺”。這位懷念懵懂情感的詩人富翁,也許再也無法找回那份曾經擁有而現已逝去的感覺了。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經曆。是把玩和炫耀這段人生,還是從中領略經驗體會,實際上是能否成大事的兩種態度。對愛情“挑剔”的江南春以愛情折射出對人生的判斷,與愛情“絕緣”的他從愛情中得到的是青春的感悟抑或人生的思考?

詩歌沒有了,愛情也遠去了。

堅持信念,執著追求

劍走偏鋒,賭一個意外。正是邏輯以外的意外,成就了江南春的敏感和見識,換句話說,正是江南春對人性的領悟和魄力幫助他抓住了新媒介技術的市場機會,驅使他率先打造商務樓宇電視媒體的產業鏈,創造了分眾媒體的商業價值。

但是,古諺雲:“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莫便放手。”也正是邏輯以外的意外,滲透著江南春的堅持與偏執。

這裏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小故事:

東風悅達起亞廣告部經理王敦民至今還清楚地記得,江南春在剛剛開始創立分眾傳媒時,為說服他的韓國老板投入樓宇電視廣告吃了不少閉門羹。

因為他的韓國老板還沒有看到樓宇電視廣告對目標客戶群有多大的影響。盡管他們的客戶群確實是出入於辦公樓裏的中高收入者,但是老板認為他們大都是最勤勉的一族,早到晚歸,幾乎不存在駐足觀看樓宇電視以打發等電梯的無聊時光的需要,或是他們上下班時不一定有樓宇電視開著。江南春為此多次巧妙安排他的老板在午餐、晚餐和最繁忙的辦公時間上下電梯,體會這種分眾化的廣告形式的作用。

心動的韓國老板原本打算隻投放一期嚐試一下效果,誰知卻一發不可收拾,2005年分眾傳媒已成為起亞幾款重要產品最主要的廣告合作夥伴。

王敦民這樣講述了他們與分眾的合作:“汽車的消費群主要就是高收入人群,從這個人群的生活形態來看,他們由於工作繁忙,與報紙、電視等傳統媒體接觸的時間比普通人少很多,如果繼續選用傳統媒體去覆蓋這些受眾的話,將會有大量的預算浪費在錯誤的人群中。在起亞賽拉圖上市前,我們利用分眾傳媒的商業樓宇電視進行預熱宣傳,之後我們在新浪網汽車人氣指數投票中獲得了50多萬票,成為2005年度最具人氣的新上市汽車品牌。對普通人群來說,分眾的樓宇電視是分眾化的媒體,但是對於中高收入人群而言,又是大眾的。現在我們也看到因為它最充分地覆蓋了汽車的可能消費者,幾乎所有的汽車品牌都把分眾傳媒作為最主要的媒體組合之一。”

在過去的3年裏,這樣的例子在江南春的公司中不斷發生。

同時,“在任何時候都不放棄對任何人傳播”,也成為江南春做廣告的另一個執著信念。在分眾成立的兩年多時間裏,他隻做了一件事--讓他的液晶電視廣告機遍布各個城市的商務樓宇,就是在這些被廣告人忽視的電梯旁,他找到了這麼一個超過10億元的新興廣告市場。

在廣告業摸爬滾打十多年的江南春,憑借著對廣告業發展的分眾化趨勢堅定不移的判斷,獨辟蹊徑,以近乎癡狂的“固執”精神,上演了一個神速的創富故事,短短3年就完成了一個行業從創建到日益壯大,直至占領較高的市場份額的全過程。

帶著對舊市場的深刻理解和從容,百折不撓地推行自己認準的創意,用江南春的話說,在一個執著的創意麵前生意就是不平等的。2006年,堅定的江南春將目光瞄向手機,2007年,分眾並購好耶,江南春開始涉足互聯網領域,依靠好耶在數據庫方麵的優勢,精確鎖定受眾,並使得分眾的業務全麵化。

“今皆感恩戴義,懷欲報之心”

飲水思源,切莫忘本。祭天,是對天地諸神的感恩;祭祖,是對生命的感恩。人活於世,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戰國策》中有這樣一段文字:“人之有德於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於他,不可不忘也。”中國人讀了千年的《論語》更有“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的教誨。“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這些俗語通通昭示著感恩在中國原本源遠流長。

《誰動了我的奶酪》一書的作者曾經說過:“人生一半靠行動,一半靠思考。”但筆者認為人生還得靠感激。每走一段人生路程,都應該駐足思考,去感激那些值得甚至不值得感恩的人。感激別人,才能感動整個世界。

江南春懂得如何經商,更懂得如何感恩。回顧江南春的創業曆程,每一步都隱隱包含著感恩的情懷,都有著感恩的影子。

對於父母,江南春始終感激雙親的理解與支持。“我真的很忙,有些時候忙得好幾個星期都回不了家。我知道我的父母很想見我,和我嘮嘮家常,但我身不由己。可是他們也確實很理解我,支持我的工作和事業,我很感激我的父母。”江南春滿懷內疚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