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章 分是許可性“直告”,在用戶許可基礎上直接推送廣告。(3)(3 / 3)

第一個是表現力更加生動豐富,這種廣告包括互聯網本身的到現在流媒體的改變,也是技術上升帶來的,以前在馬路上的燈箱海報,都變成LED,我覺得像手機一樣,手機原來是短信廣告的時代,到3G時代是視頻廣告時代。所以我覺得廣告數字化媒體技術的改變,一定是廣告表現力、打動力對消費者的影響力不斷擴大。

第二個是更加精準,可以通過很多不同的方式選擇客戶,比如電視很難選擇,一開電視機是別人選擇它,不是它選擇客戶。如果數字化戶外可以選擇不同的地點,鎖定不同的人群播放不同的廣告,它的精準性就已經提升了。在互聯網廣告領域,通過科技追蹤和文本搜索,對於對方上來的人,先識別它是誰,再給一個更精準的廣告,包括Google的搜索技術。這些技術產生很大程度都是先對對方識別,對對方的特征、瀏覽行為給一個針對性的廣告。這種發展方向一定對目標受眾細分。

第三個是互動性,無論是手機還是互聯網跟消費者互動能力並不強,現在廣告品牌已經超過純粹知名度時代,更多是品牌和消費如何形成強有力的情感紐帶。現在很多網站互動性越來越強,有一些廣告人們上去以後,比如沃爾沃汽車的廣告,電視廣告隻能看到,互聯網廣告卻可以點進去。消費者點擊進入之後可以做什麼?他問我兩個問題,通過兩個問題,這種互動性是非常弱的。如果進去以後可以像一個遊戲一樣,有五種造型,這個人就在沃爾沃裏麵試駕汽車。在試駕的過程中,發現中國馬路上發生的事情都有:有空中摔下的花盆,有人逆行等。當迎麵有人撞來的時候,沃爾沃五層鋼板化解了多少,它的弧線設計化解了多少,經過特殊設計的門沒有擠壓變形,人們可以打開門下來,並聽到救護車的聲音。這一係列互動性都可以闡述,不是點開看一段影片,各方麵功能介紹都可以了解,這不是互動。真正的互動可以讓消費者身臨其境地進入這樣一個過程中,親身體驗它帶來安全的體驗是什麼。所以這是互動性發展的方向,這種體驗的深度和強度超越了別人。

最後一點是自由的時空性,電視廣告以前隻能在晚上,現在電視廣告可以無處不在,可以出現在公寓電梯裏,也可以出現在你的手機裏,也可以出現在互聯網裏,時空的限製已經被打破,任何的時間、空間都可能成為媒體的天下,這使媒體業態發生很多改變,中國廣告主思維模型在改變,所以這在未來發展潛力很大。

在中國目前的廣告潮流下,互相競爭品牌不斷出現的情況下,這模式還有沒有效?我覺得未來越來越多跟客戶做的策劃,不僅僅是電視,因為它是靠成熟模式,不論這個模式對不對,沒有什麼創新可言。在未來人們對受眾的理解不同有很大差別,廣告主不僅分配不同種類,而是如何把錢分配在目標受眾身上。從媒體業態到受眾業態,以受眾為中心,就是研究受眾怎麼回事。廣告主研究目標受眾生活形態,當誰能把廣告植入生活形態時,廣告殺傷力就會不斷增加。廣告主不是把錢分配給不同媒體種類,而是應根據目標受眾不同的生活形態,分配在不同目標軌跡點上。

未來廣告預算怎麼分配,對於一個廣告主來說判斷標準很簡單,首先要研究目標受眾是誰,研究一個人24小時當中真正碰到廣告時間也就1個小時,這關鍵1個小時中廣告占據的比例是多少?一個媒體公司收入增加,來源於1個小時廣告接觸有多少眼球,贏得了多少目標受眾的眼球,能有多少時間和空間,占1小時比例多少決定你的市場份額。除了比例之外,還有三個加權因素,第一個表現力不同使加權力不同,看報紙廣告和電視廣告表現不同,在電影院看的效果也是不同的。看LED和燈箱肯定不一樣。第二個加權因素來自於和消費者互動的能力,不僅僅是看到、接觸到,最後要形成交流溝通。第三個加權因素來自於時空在最後與人們的消費關心度和關聯度。比如賣場當中的廣告,對人們最後一秒的決策選擇產生很大的影響,對消費行為直接產生影響,對市場份額影響更大。這時候雖然廣告時間描述並不多,可能電視每天看,賣場電視一個禮拜去一次,但是最後一刻改變的力量,往往加權指數更高。我想大致的分析思路大概這樣,這是未來整個廣告主形態思路的改變。

我不是做互聯網行業出身的人,我更多了解廣告主未來的需求,幫助廣告主提高媒體投放的ROI是我們時刻關注的問題,相信未來以分眾為代表的數字化媒體整體解決方案,在新的消費者生活形態、媒介環境、溝通環境當中會成為廣告主最重要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