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於所有的目標客戶來講,分眾已成為一個極為有效的品牌傳播途徑。經過幾年的發展及成功經驗積累,受益於分眾的企業、產品數不勝數。從早期的家用電器和食品、日用品和化妝品等,到如今各式各樣包括金融保險類、數碼類、IT類、移動通訊類和房地產類等廣告,廣告的形式和內容都開始變得多樣化。卡爾丹頓形象推廣部經理鄧程楓對分眾評價:“我們要找的一定是最合適的。”上海房地產銷售有限公司總裁丁祖昱也認為“分眾傳媒是房地產廣告的新利器”。
憑借明確的受眾定位、與品牌及終端特點相結合的表現形式、全麵的網絡覆蓋和較高的性價比,分眾不僅在銷售終端構成強大的影響力,同時也在廣告主中贏得了極高的認同,相信這股強勁的銷售終端“視頻影響力”必將再次成為媒體業的新焦點。
資料鏈接 整合營銷下的價值實現:江南春“2007艾瑞新營銷年會”上的演講
2007年7月26日,由艾瑞谘詢集團主辦的“2007艾瑞新營銷年會”在北京召開,年會主要關注網絡營銷、電子商務、網絡廣告、新興網絡服務。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出席年會,在會上,江南春就分眾集團在整合營銷方麵的探索和心得進行了闡述,主題是整合營銷下的價值實現,以下為其演講全文:
非常高興有機會跟很多互聯網圈的朋友見麵,我自己還是一個在電腦上不會打字的人,雖然對互聯網接觸不長,但是分眾為什麼和互聯網越來越緊密的連接,我談一下傳統廣告人對未來媒體業發展的一些想法。2003年的時候分眾做樓宇電視,發展到一定程度。市場空間如樓宇電視的生產空間,5年、10年之後樓宇幹完了幹什麼,之後有賣場電視,當樓宇電視和賣場電視結合,樓宇電視在各種各樣地方都出現,變成戶外電視的概念,當時提一個觀點,電視廣告屬於夜晚,廣告屬於家裏的,8小時在家裏,16小時在外麵,為什麼在外麵沒有廣告市場。我們在2005年收購了框架,以前是平麵的廣告,我們從家裏到休閑娛樂場所,包括在進入電影院過程當中都看到我們媒體,圍繞消費者生活形態,這是2005年收購框架之後重新對公司定義。
你問我5年之後分眾是什麼?我不知道,我覺得分眾每年在思索做些什麼,分眾收購了最大的無線公司,改名叫分眾無線。現在分眾無線在手機廣告的整個市場份額我們占百分之四五十,廣告收入達到比較高的收入。我們2007年進入互聯網廣告的市場,我2000年參與互聯網廣告的投資,所以2007年之後在互聯網廣告領域開展一係列動作。
為什麼分眾慢慢從開始完全是聯播網、戶外電視結構進軍到生活圈媒體群,進軍到手機,進軍到互聯網。那分眾今天是什麼?我認為是最大的數字化媒體集團,分眾業務簡單是三大塊,第一塊是數字化戶外,大家可以看到分眾各種各樣屏幕在各種各樣地方,用數字屏幕打造各種各樣的戶外的視頻,未來數字化的戶外,現在框架做了很多改變,原來框架是紙質,現在是高清液晶。電子海報變得越來越豐富,同時進入到了各種領域當中。分眾希望在互聯網領域占據一個比較高的市場份額,所以在互聯網領域裏麵做非常多的突破。另外在手機領域當中,分眾已經是市場當中絕對的主導者???相對這三塊業務的發展,一定成為分眾三條主戰線。
總體來看分眾很簡單,打造一個圍繞消費者生活形態無時無刻不在的形態。大家可以看到在晚上你看的屏幕是電視屏幕,現在還沒有進軍電視屏幕,在數字化電視的未來,廣告播出形式當中會不會出現?我覺得肯定會出現,所以電視廣告一直是分眾思考的問題。在公寓裏會看到數字化的相框,電子化的框架海報。去了寫字樓會看到LCD,在電腦上會碰到互聯網,禮拜六、禮拜天會碰到賣場聯播網,坐在車裏看到手機廣告,禮拜六、禮拜天看電影,都會看到,現在看一個什麼大片,片前廣告都是我們。你去打高爾夫去賓館都會看到。分眾打造一個圍繞消費者生活展開的無時無刻不在的數字化平台。
我今天雖然參加一個互聯網的會議,我覺得今天消費者生活形態發生很多改變,生活軌跡有很多新的特征,媒介接觸的習慣和環境在發生新的改變。媒介的改變和技術帶來的變革,使得有很多可能,突破原有的媒介形態,而成為新的媒介環境。大家可以看到新的媒介環境是什麼?就是圍繞消費者展開的屏幕的世界,所以可以看到另外一些市場。
為什麼我經常講數字化媒體的概念,因為這代表全球數字化媒體浪潮的改革。它主要有四個特征,數字化媒體相較傳統媒體,有四個不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