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巔峰完美(1)(1 / 2)

既要達到巔峰又要實現完美,何其難。

若不曾刻苦地寫過,就不會知唐詩的難得。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王灣這首詩倍受稱道,唐人殷璠評第三聯“詩人已來少有此句。張燕公(張說)手題政事堂(沈德潛《唐詩別裁集》做:進士堂),每示能文,令為楷式。”可見當時這句詩被尊崇的程度。胡應麟也評價海日一聯是妙絕千古的佳句。

王灣這一首詩在氣韻方麵,達到了一種中正和平、優容、大度、閑雅的極致,這不僅取決於他采用的句式結構所形成的節奏,更與這種節奏與詩意的完美契合有關。意不但與律合,氣也與律合,所以就造成了一種完美的氣韻。這種氣韻的典範,如王維的《洛陽女兒行》,其在韻律上的成就令人歎為觀止,讀這樣的詩令人如聆《高山流水》這樣的古曲。同樣是寫絕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就比他其他的七絕在氣韻上更殊勝,而韓翃久負勝名的《寒食》,也頗具獨特的韻律。王灣這首《次北固山下》,平大中正,在氣韻上的殊勝,是當之無愧的唐人第一。這首詩在氣象方麵,也特別符合大唐的那種品味。

王灣這首詩的氣象平正闊大,在唐詩氣象中算是最中、最正的佳境。這首詩的二三兩聯,在藝術上的成就是非常高的,也非常有特色,王夫之評第二聯是“以小景傳大景之神”並不是誇張的說法。這首詩通過對景物的細節描寫,構畫出正大氣象,給我們展現出一幅平正唯美的圖卷。可以說,這種氣象,隻有在大唐才能找到,這種意境的詩,也隻有大唐的詩人做得出來。

以境界的完美、整體的和諧而論,沒有哪首唐五律能與這首詩相比。雖然它的末句沒有出眾的特色,但相對於其他優秀五律的末句,它也不遑多讓,至少它在氣韻和氣象上,與前麵的佳句一脈相承,構成了一個和諧完美的整體。另外,“歸雁洛陽邊”也算得比較有想象力,末聯雖弱,但經由上麵“客路青山外”、“江春入舊年”的描寫鋪墊,這最末一句自然而然就更見臨近年節迫切思家的味道了。所以,它單句雖較弱,但與上句聯係在一起,借結構上的呼應之力,就變強了。

我們在五絕中可以看到,末聯是一首詩的重心,最精彩的句子一般都在末聯壓軸。而在五律和七律中則恰相反,律詩中的末聯往往是最弱的,最強的句子一般在二三聯。這就使得一首律詩中,如果末聯得力會給全詩增色不少。

沈德潛選本第二聯上句作“潮平兩岸失”,以為“闊”字少味。確實,“失”字出奇,“闊”字較平,“失”字比“闊”字更形象些,更神妙些,然“闊”字卻比“失”字平正,而且更助詩韻,兩字各有千秋,如果是我作詩,可能最後選“闊”字的概率更多些。不過,一首詩煉字,往往有多種選擇,所以此句“失”字與“闊”字,都堪吟詠,有兩個選擇,兩種意境,對一首詩來說並不是壞事。

沈德潛又說此詩第三聯“江中日早,客冬立春,本尋常意,一經錘煉,便成奇絕。與少陵‘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一種筆墨”。這說明他沒有能夠透徹理解詩意。王灣的兩句,雖與杜甫兩句看似相近,實則相差甚遠。杜甫是直描景物,而王灣是照見物象。一個寫實,一個抽象,杜甫的句子,隻是景致,最多可列為境界語;而王灣則是意境語與氣象語、意象語俱得,這其中的差距不可以道理計。

同樣的道理,“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兩句,與王維的“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兩句,同樣是寫景,但王維的句子就關乎意象和氣象,更加有一種風骨情懷;而杜甫的句子,則純是景致,這其間的差別其實很大,非真正的詩人難以分辨,詩評家們往往看不到。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孟浩然的這首詩,是田園詩裏的巔峰作品,至少在唐詩中,我們找不到比這首詩更富那種鄉土氣息、更富農家那種濃厚人情味的作品了。

第一聯寫得熱情撲麵,因為故人置辦好酒菜請客了,而且這待客的熱情很不一般,對農家來說,雞肉是較為昂貴的一道菜了,這位農人把最珍貴的食物拿出來招待客人。

第二聯寫得親切自然,讓我們仿佛一下子回到農村老家了。如果我們要找代表鄉村特征的一句詩,這句詩就算是再好不過了,它一下子就將鄉村的風韻給寫了出來。如果我們說北方的田園,那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如果我們說江南的田園,那可能就會想到小橋流水人家。孟浩然這一聯看起來字字平常,但卻是最經典之作,因為它的概括力極強。

第三聯就更富鄉村氣息了,老朋友在一起喝酒相聚,談些打場采桑種麻的事情,正寫出了農家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