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章 關於造境:字的妙用(1 / 2)

一個字可以化腐朽為神奇。

一字一意,一字一境。

唐詩的鮮明境界是氣象和意象,而氣象和意象的創作,其實有一定的技巧。詩歌的最終奧妙就在於漢字的排列組合,造境的奧妙當然也在這裏。

送客之江西·鄭錫

乘軺奉紫泥,澤國渺天涯。九派春潮滿,孤帆暮雨低。

草深鶯斷續,花落水東西。更有高唐處,知君路不迷。

這首詩的境界也很不錯,二三聯都很出色,具有唐詩中那最鮮明的特征——氣象和意象。可以說,唐詩的傑作都是有氣象和意象的。這裏舉幾首氣象佳作和幾首氣象不顯的詩作,來解析一下,幫讀者找出最簡單的創作氣象之作的方法,然後,逐漸深入,發現更好的構造氣象的道路。

和令狐相公春早朝回鹽鐵使院中作·劉禹錫

柳動禦溝清,威遲堤上行。城隅日未過,山色雨初晴。

鶯避傳呼起,花臨府署明。簿書盈幾案,要自有高情。

酬令狐相公新蟬見寄·劉禹錫

相去三千裏,聞蟬同此時。清吟曉露葉,愁噪夕陽枝。

忽爾弦斷絕,俄聞管參差。洛橋碧雲晚,西望佳人期。

劉禹錫的這兩首詩,就是詩境未達氣象和意象的例子。

登河北城樓作·王維

井邑傅岩上,客亭雲霧間。高城眺落日,極浦映蒼山。

岸火孤舟宿,漁家夕鳥還。寂寥天地暮,心與廣川閑。

劉禹錫的兩首都隻能算是普通的描寫,談不上氣象和意象,讀者自己體會。王維的這首詩其實並沒有用什麼獨特的寫法,但他就是用凝練的字把氣象和意象構畫了出來。這首詩構造氣象的主要是第二聯,他用一個“高”字,一個“極”字,為我們構造出了廣闊的視野,用落日映蒼山,給我們構造出了一種大氣,天地間唯一一色的美,這一聯與第四聯結合,就變成了具有美妙意象的一聯。王維用“寂寥”和“心閑”兩詞,結合天地、廣川,給我們構造出了在廣闊天地之間,心靈得以安寧的意象。

望秦川·李頎

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遠近山河淨,逶迤城闕重。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鬆。客有歸歟歎,淒其霜露濃。

“遠近”將境界拉得很廣,這遠近的山河,用一個“淨”字概括聯係了起來,在這山河中,有重重的城闕,這樣一幅江山圖畫,確實富有氣象美。

“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鬆”,這一聯緊扣秋景,雖然寫的是秋聲和寒色,但有萬戶、五陵兩個物象配合,還是寫出了一種氣象的闊大。竹和鬆,也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挺拔的力感。而秋聲和寒色,則給這種闊大染上了一種淒冷、孤獨的意象。兩聯一結合,這首詩的詩境裏也就具有了氣象和意象兩重美妙。從這首詩裏我們要學到氣象的字詞組法和意象的字詞組法,秋聲和寒色是意象流,“萬戶”和“五陵”是氣象流,唐詩的奧妙就在其中,如果領悟了這一點,就可以構造出奇美之境。

所以曆代詩人們都重視煉字,我們舉王安石煉字的例子:“春風又到江南岸”,春風又到了江南,這個“到”字在詩中,詩確實是很平常的。“春風又過江南岸”,“過”較之“到”其實好些,春風過去了,多少有些時光流逝的遺憾。“春風又入江南岸”,“入”字不妥貼,是個失敗的例子。“春風又滿江南岸”,“滿”字比“到”字好些,“到”字對詩意的作用是蜻蜓點水,“滿”字則令詩意更豐厚些。“春風又綠江南岸”,有這個“綠”字,這句便是神來之筆了。“綠”字使詩意顯得更豐厚了,春風的形象不再單薄,而是有能有情,有故事的了。在這樣把江南岸吹綠的春風中,作者想到“明月何時照我還”,春風明月,皆似有情,情意殷殷,意象細微,詩意便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