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隱逸與當代犬儒主義(3 / 3)

盡管司馬遷給莊子寫了傳,實際上我們並不知道莊子的生平與生活因為莊子自己也不甚了了。從史料來看,把儒主義當做人生哲學進行實踐的恐怕是漢魏之間的一些知識分子。我們從孔融、嵇康的一些文字,以及對他們生平的介紹,可以看到明顯的犬儒主義傾向。中國後來的隱士與具有隱士傾向的知識分子,都或多或少有些犬儒主義。越是大知識分子,越是有才情,有學問,這個傾向就越嚴重。最明顯的是宋朝的蘇軾。宋、明以下,不想崇拜蘇東坡的知識分子太少了。

古代的犬儒主義具有三種傾向,一是隨遇而安的非欲生活方式,二是不相信一切現有價值,三是戲劇性的冷嘲熱諷。同時,它還可以分化出“在下者”和“在上者”的犬儒主義。下層人麵對世道的不平和權勢的逼迫,沒有公開對抗的力量和手段,冷嘲熱諷和玩世不恭便成為他們以謔泄怒的主要表現形式;而對於在上者即“權勢精英”來說,犬儒主義則是一種對付普通老百姓的手段。現代社會各場域的分化和各自建立的場域規範,使得政治和大眾日常生活的道德規範經常處於衝突狀態。冠見堂皇的政治理想和令人失望的政治表現之間的差距,使得普通人對政治敬而遠之,甚至視之為不道德的事業。現代大眾的犬儒主義的重要特點就表現為政治冷漠。大眾犬儒主義是大眾對現代政治的無可奈何的不滿和抗議。“不管多麼無奈,大眾犬儒主義畢竟表現了大眾某種獨立的自我意識”。

根據旅美學者徐賁的研究:現代犬儒主義是一種“以不相信來獲得合理性”的社會文化形態。現代犬儒主義的徹底不相信表現在它甚至不相信還能有什麼辦法改變它所不相信的那個世界。犬儒主義有玩世不恭、憤世嫉俗的一麵,也有委曲求全、接受現實的一麵,它把對現有秩序的不滿轉化為一種不拒絕的理解、一種不反抗的清醒和一種不認同的接受。犬儒主義在大眾文化中也存在,但是普遍到一般人覺得左手、右手之間的信任都出現了危機的情況卻並不多見。這種危機是整個公眾政治和道德生活危機的冰山一角。當今中國社會的犬儒主義不隻是一種單純的懷疑戒備心態,而更是一種人們在特定的情境中形成的生存方式。

比如,中國大眾對政治冷漠。王蒙在談到王朔作品中的玩世主義時指出:“首先是生活褻瀆了神聖,……我們的政治運動一次又一次地與多麼神聖的東西一一主義、忠誠、黨籍、稱號直至生命一開了玩笑,……是他們先殘酷地‘玩了起來,其次才有了王朔。”

“說一套做一套”形成了當今中國犬儒文化的基本特點。它已成為社會普遍的欺詐、虛偽和腐敗行為不成文的規範。按此規範言論行事,已成為人們日常活動的自我保護手段和生存技能。人人都說謊、都作假的狀態,常被解釋為是大眾的個人道德意識出了問題。其實,如此犬儒化的社會所麵臨的與其說是個人道德危機,還不如說是公眾生活規範危機。充斥著腐敗和謊言的公眾生活不是沒有規範,它有它自己的規範,它的規範就是虛假。

如今流行在網絡和現實文化生活中間的以電影《大話西遊》為開端的所謂“大話文化”,可以說是犬儒主義的又一種體現。由王朔小說開端、周星馳等無厘頭文藝為代表的大話文化,具有明顯的犬儒主義特征。他們聰明絕頂,具有超常的想象力和創造性,但是又玩世不恭,認定世界上沒有不可以懷疑和褻瀆的權威和偶像,同時也不相信世界上有什麼值得獻身的崇高價值、值得相信的真理。更為重要的是:他們常常把精神層麵和物質層麵、終極關懷和現實利益區分得非常清楚。他們敢於嘲弄一切精神界的權威,卻未必會去觸及現實中的敏感問題,小心地避免真正的強權與壓迫力量。曆史與現實都證明:由於沒有“非如此不可”的信念,犬儒主義者是最容易被統治的。

盡管我們對隱逸、對當代犬儒主義有這樣那樣的意見,但是不可否認的一點是,不論是古代的隱士,還是當代的犬儒主義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眼見世俗墮落腐化而自己無能為力的時候,在無法拯救社會的時候先拯救一下自己,“從我做起”,“以求無愧於本心”,做一個自我道德完善的人。當代的隱士或者所謂的犬儒主義者,有責任通過各種媒介或者途徑發出自己的聲音和主張,表達對社會和道德的批判,在嬉笑怒罵中,針砭時弊,達成所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