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幸福的滋味 (3)(3 / 3)

沒有人會不被真心誠意的讚賞所觸動。耶魯大學著名的教授威廉·萊昂·弗爾帕斯經曆過這樣一件事:有一年夏天,天氣又悶又熱,他走進擁擠的列車餐車去吃午飯,在服務員遞給他菜單的時候,他說:“今天那些在爐子邊燒菜的小夥子一定是夠受的了。”那位服務員聽了後吃驚地看著他說:“上這兒來的人不是抱怨這裏的食物,便是指責這裏的服務,要不就是因為車廂內悶熱大發牢騷。19年來,你是第一個對我們表示同情的人。”弗心帕斯得出結論說:“人們所需要的,是一點作為人所應享有的關注。”

在這種關注之中,真誠是最為重要的。因為隻有真誠才能使讚語具有效力。做父親的勞累了一天後回家,當他看到自己的孩子將臉貼著窗子正在等待和注視著自己的時候,便會感到自己的靈魂沐浴在這甜蜜的甘露之中。

真誠地讚揚別人,能幫助我們消除在日常接觸中所產生的種種摩擦與不快。這一點在家庭生活中體現得最為明顯。妻子或丈夫如能有心經常適時地講些使對方感到高興的話,那就等於取得了最好的結婚保險。

孩子們總是特別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一個孩子如果在童年時代缺少家長善意的讚揚,那就可能影響其個性的發展,甚至還可能成為一種終生的不幸。一位年輕的母親講了一件令人深思的事:

“我的小女兒經常淘氣,而我不得不常常責罵她。但有一天她表現得特別好,沒有做一件惹人生氣的事。那天晚上,我把她安頓上床後正要下樓時,突然聽到她在低聲哭泣。我不禁問她出了什麼事,她一邊哭一邊問道:‘難道我今天不是一個很乖的小姑娘嗎?’”

說話和善適用於所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傑森小時候住在巴爾的摩,鄰近的街區新開了一家藥店,而帕克·巴洛——這位經驗豐富和久有聲望的藥店主,對此感到非常氣憤。他指責他的年輕的對手賣劣質藥,毫無配藥方的經驗。後來,這個受到攻擊的新來者準備為此事向法院起訴。他去請教一個律師,這位律師勸告他說“別把這件事鬧得滿城風雨了,你不妨試試表示善意的辦法。”

第二天,當顧客們又向他述說帕克的攻擊時,他說:“一定是在什麼事上產生了誤會。帕克是這個城裏最好的藥店主之一,他在任何時候都樂意給急診病人配藥。他這種對病人的關心給我們大家樹立了榜樣。我們這個地方正在發展之中,有足夠的餘地可供我們兩家做生意。我是以巴洛醫生的藥店作為自己的榜樣的。”

當帕克聽到這些話後——因為讚語乘上閑談之翼也跟流言飛得一樣快——便急不可待地去見自己的年輕對手,並向他介紹了自己的一些經驗,提了一些有益的勸告。這樣,真誠的讚揚消除了怨恨。

無論何時,要是有不少人在一起,那就需要考慮周到。大家聚在一起交談,一個有心人會讓每個人都感到自己是這場討論的參加者。一個朋友曾經常帶著讚賞談論過亞瑟·詹姆斯·巴爾弗總理作為餐桌上的主人的情況:“他會接受一個害羞的人所講的猶猶豫豫的觀點,從中發現出人意料的智慧,把它加以擴展,直至最初提出這個觀點的人感到自己確實對人類智慧做出了某種貢獻。每個客人在離開餐桌的時候會感到像是在空中行走,相信自己比原來想象的要偉大此。”

為什麼大多數人沒能把一些令人愉快的真實感受說出口呢?而這本來是可以使別人感到十分快樂的。有這樣一句話:“給活著的人獻上一朵玫瑰,比給死者送去豪華的花圈要好得多。”此話不無道理。有一位商人常去光顧一家古董店。一天,他剛離去,店主的妻子對丈夫說:“剛才我真想告訴他,我們對他經常上這兒來感到多麼高興”。丈夫回答說:“那麼等他下次來時告訴他吧。”

第二年的夏天,一個年輕女子來到這家古董店,說她是那個商人的女兒,並說她父親已經去世了。店主的妻子告訴了她在她父親最後一次來店時自己和丈夫的談話。這個女子頓時含著淚水說:“要是你當時把你的話講給我父親聽了,那該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