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幸福的滋味 (2)(2 / 3)

一筆有限的收入有兩種安排法:一種是精打細算地將衣食住行小心翼翼地考慮進去,雖然事事顧全了,但最終覺得毫無收獲。另一種是把錢花在自己喜好的事情上,如果難以做到兼顧的話,還不如先滿足重要的方麵,而在其他方麵克扣一下。有些人對於把錢花在那些有益的並能為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增加樂趣的事情上,總是猶猶豫豫,隻想著攢錢備荒,放走了大好時光。其實這樣隻是緊攥手中的麻雀,而忘了逮野地裏的孔雀。

艾琳認識這麼一對戀人,從20來歲起就開始為下輩子的生活操心。當他們的同齡人在建立小家庭,安享天倫之樂時,他倆卻一個念頭地買房置地,積累錢財。等他們感到可以安心成家時,女孩已經39歲,這些年來一直在訪醫求道,也沒能懷上一個孩子。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說明一個道理,當你確信某事某物能使你的生活更為充實時,不論它是一次旅行,還是一個孩子,或是別的什麼,你就應盡力去得到它。要知道,有的東西失去了就再難以得到。

小時候的一件事令艾琳終身難忘。那時艾琳的父親失業了,全家靠吃魚市上賣剩的魚雜碎過活。一天,艾琳在一個商店的櫥窗內看到了一隻帶紅色塑料花的小別針,頓時艾琳便發瘋般地迷上了它。她趕緊跑回家去央求媽媽給一美分。母親歎了口氣(一美分能買一磅魚雜碎呢),但父親說:“給她錢吧,要知道這麼便宜的價格就能為孩子買到快樂,今後是不會再碰上的。”那時,艾琳就明白,這一美分所能買到的是永遠閃光的金子。

當艾琳想到她那些心滿意足的朋友們時,艾琳總為他們花錢的態度而吃驚。他們買不起車,但可以到夏威夷去度假,住陋室,自己卻打扮得像個時裝模特兒。更有一位朋友帶著四個孩子在宮殿般的豪華飯店裏吃了一次茶點,而為此,全家人過了兩天隻吃麵包、奶酪的日子。“他們以後能記得的,惟有這一頓茶點。”他這樣對艾琳解釋。

錢在生活中並不是決定一切的。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夢想本身就具有了使其得以實現的力量。艾琳有一個朋友,他的獨生子在很小時就顯示出音樂天賦,曲調一聽便能記住,自己還能在鋼琴上編歌。這對夫妻倆為使兒子能得到最好的教育,竟然驅車60英裏送他到鄰近的一個城市去就學。為此他們付出的代價是:妻子每晚去一所圖書館加夜班,丈夫是個教師,課外在家中設館開課以增添收入。今天他們的兒子已獲得了兩個音樂學院的獎學金,在幾個美國最好的管弦樂隊中演奏過。如果當初他的父母給他請個價格低的二三流教師,他就不會有這樣的成果了。

艾琳想這說明了,在某種意義上,金錢是第二位的。隻要有眼光,看準了那些能使你幸福的東西,就應不惜金錢去得到它。用你辛勤勞動掙來的一點錢,送孩子去野營或給自己買一件心愛物,也許與你們低收入不那麼相稱,但卻提高了你生活的情趣和意義。

生活中有艱辛,有快樂,有成功,有失敗;在艱辛中,醞釀果實成熟後的芬芳;在快樂中,流溢出最感人的情愫。生活,是金錢也不能換取的幸福。

重修舊好

和你一同笑過的人,你可能把他忘掉;但是和你一同哭過的人,你卻永遠不能忘。

——紀伯倫

與舊友的交情淡了下來。本來大家來往密切,卻為一樁誤會而心存芥蒂,由於自尊心作崇,威爾始終沒有打電話給他。

多年來,威爾目睹過不少友誼褪色,大都出於誤會,或者誌趣各異,還有一些是因為關山阻隔。隨著人的逐漸成長,這顯然是無可避免的。

常言道:你把舊衣服扔掉,把舊家具丟掉,也與舊朋友疏遠。話雖如此,威爾認為這段友誼似乎不應該就此不了了之的。

有一天,威爾去看望另外一個老朋友,他是牧師,長期為人們解決疑難問題。他們坐在他那間總有上千本藏書的書房裏,海闊天空地從小型電腦談到貝多芬飽受折磨的一生。

最後,他們談到友誼,談到今天的友誼看來多麼脆弱。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非常奧妙,”他說,兩眼凝視窗外的青蔥的山嶺,“有些曆久不衰,有些緣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