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穿越時空的愛戀 (5)(1 / 3)

生活中很多恐懼與擔心都來自我們的想象,實際上很多時候並沒有那麼糟糕;隻要我們更加勇敢些,就會活出自己的精彩。

相信上帝

麵對現實才叫勇敢,接受現實才叫坦然,適應現實才叫超越。

——科姆拉

去年初秋,巴特西的大夫比爾接了長途電話之後,轉過身來對她說:“你父親被送去急診,是嚴重的心髒病。”巴特西能看得出他雖然內心恐懼,但又竭力表現出很冷靜的樣子。

“爸爸病得這麼厲害嗎?”比爾帶著巴特西飛速驅車去機場時,她心裏在祈禱:“啊,親愛的上帝,讓爸爸活下去吧!”

當她走進醫院爸爸的病房時,母親一句話也沒說,她們默默地抱在一起。巴特西坐在母親的身邊祈禱著:“讓爸爸活下去!”

在整整3個星期裏,她和媽媽就這樣日夜守護著父親。有一天早晨,爸爸恢複了知覺,他還握住了巴特西的手。他的心髒雖然穩定了,但其他問題又出現了。凡是巴特西不和父親或母親在一起時,她就去醫院的小教堂裏,總是禱告著同一句話:“讓爸爸活下去吧!”

祝願康複的卡片從各地寄來。一天晚上,她接到比爾寄來的一張卡片,上麵寫著:“要相信上帝的答案,親愛的。”

巴特西站在廚房裏,手裏攥著一張弄皺了的卡片,一會兒哭,一會兒笑,母親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巴特西想:“比爾幫我意識到的是我原來做的那些祈禱全都錯了。”

第二天清晨,巴特西在醫院小教堂裏平靜地祈禱:“親愛的上帝,我知道我的願望是什麼,但對爸爸說來這並不見得是最好的答案。您也愛他。因此我現在要把他放在您的手中。讓您的意願——而不是我的——實現吧!”

在那一瞬間,她覺得如釋重負。不管上帝的答案是什麼,她知道對她父親都是正確的。

兩個星期後,她的父親與世長辭了。

第二天,比爾帶著孩子們趕來了。他們的兒子哭著說:“我不願意讓外公死,他為什麼會死呢?”

巴特西緊緊地抱著兒子讓他哭個夠。從窗戶遠望,她看見群山和碧藍的天,想著她深深敬愛的父親,也想到他有可能遭受的無法醫治的病痛。比爾的手放在她的肩上。巴特西輕輕地說:“顯然,這就是答案。”

人世間有生便有死,這是任何人都無法改變的現實。我們既然無法超越這種自然定律,那麼就讓我們換一種角度,從一個側麵勇敢地接受它吧。也許這樣一來,我們會得到更大的慰藉。

懷特的腫瘤

上天給人一份困難時,同時也給人一份智慧。

——雨果

9年前,醫生告訴懷特·史密斯說,他腦部那個長了十幾年良性腫瘤已驟然變為惡性。他們說那腫瘤無法開刀切除,史密斯大概隻可以再活3個月。

從醫院回到旅館,史密斯把咖啡廳裏的小肉包子吃光。然後他仔細衡量自己的境況:現年34歲,正在撰寫他寫作生涯中第一部重要著作——畫家傑克森·波洛克的傳記。奇怪的是,雖然在他看來他的生命才剛過了一半,令他最難過的不是自己將要英年早逝,而是這部寫了一半的書沒法完成了。

那天稍晚的時候,史密斯才發覺自己真是個傻瓜。那個壞消息一定搞錯了。不是說關於腫瘤的結論錯了,因為那些掃描圖他也親眼看過,錯的是那個說他必死的結論。

史密斯想:“他們說我隻可以再活3個月。那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跟盛牛奶的紙盒上標示的保鮮限期那樣?如果我好好保養,能不能多撐些時候?”

史密斯把電視當作鎮靜劑,治療他沮喪的情緒。忽然間,他豁然醒悟了。氣象預報員麵帶歉疚的笑容報告說:“明天最好把雨傘準備好。”史密斯明白了。他的醫生跟氣象預報員一樣,他們的預測是根據經驗做出的,而不是根據鐵定的自然規律。氣象預報員說“明日有雨”,指的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可能性有雨,僅是可能性而已。

史密斯的腫瘤從一開始就令人莫名其妙。有好長一段時期,醫生隻能無奈地聳聳肩,說他的腫瘤是“自發的”,意思是“我實在弄不懂你怎麼會得這個病”。

後來史密斯才想起,他的病是自己讀大學的時候開始的。有一次,他不小心頭撞到了遊泳池池底,事後頭痛了幾天,但除此之外他沒有別的異常感覺。大約3年之後,他的雙腳開始隱隱作痛。史密斯去看足疾專科醫生,他懷疑史密斯生了摩頓氏神經瘤——一種常常在婦女腳部發現的腫瘤。史密斯問醫生這病是怎麼來的,他聳聳肩,“自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