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史密斯因為耳痛去看醫生,醫生無意中找到了罪魁禍首——耳朵裏的一個小瘤。他開刀切除了腫瘤,以為問題就此完全解決了。誰知那竟是多次假痊愈的第一次。
4年後,史密斯覺得眼角有輕微麻木的感覺。這小小的症狀有多嚴重呢?醫生替他做了電腦x射線分層掃描檢查,發現這個“小症狀”很嚴重。原來的腫瘤複生了,而且比以往更大。原先的瘤是楔在耳道裏的,現在這個瘤卻依偎著腦組織,像母雞身下的蛋。史密斯又動了一次手術,症狀再一次消失了。
又過了4年。這時史密斯已在撰寫波洛克的傳記。一天,他去參加聖誕節宴會,端起一杯果汁甜酒舉到唇邊的時候,那深紅色的酒竟順著下巴淌到襯衫上去了。原來他的右臉麻痹了!
幾天後,史密斯在旅館房間裏看電視上的氣象預報,考慮如何與命運一搏。同一天,他開始了一個至今尚未停止的學習過程。在動筆寫波洛克的傳記以前,他和這本書的聯合撰寫人決定四處采訪,廣泛搜集資料,設法盡量多了解這位畫家。他們找到了各種各樣獨特有趣的新資料。史密斯想:“為什麼我不用同樣的做法去對付這個致命的怪瘤?”
史密斯計劃的第一步是去找尋國內乃至世界上所有善於醫治這種病的一流醫生。醫生所服務的醫院是否有名、他們曾就讀於什麼學校、治療過哪些名人,他全不計較。他關心的隻是:他們是否治療過這種病。
終於,他找到了這樣的醫生:弗吉尼亞大學的維恩科·多蘭克。經他開刀的病人差不多全部活了下來,史密斯後來也成了其中之一。
手術後幾星期,掃描圖顯示腫瘤縮小了一半,麻痹的右臉也大部分複原了。他繼續工作,把波洛克的傳記寫完,後來還得到普立策傳記文學獎。
人,隻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那麼他可以忍受任何艱苦,適應任何環境。在荊棘的道路上,惟有信念和忍耐才能開辟出康莊大道。
人生的起跑線
不要害怕生活,堅信生活的確值得去生活,那麼你的信念就會有助於創造這個事實。
——威廉·詹姆斯
米契爾曾經是一個不幸的人。
一次意外事故,把他身上65%以上的皮膚都燒壞了,為此他動了16次手術。手術後,他無法拿起叉子,無法撥電話,也無法一個人上廁所,但以前曾是海軍陸戰隊員的米契爾從不認為他被打敗了。他說:“我完全可以掌握我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選擇把目前的狀況看成一個起點。”6個月後,他又能開飛機了!
米契爾為自己在科羅拉多州買了一幢維多利亞式的房子,另外也買了房地產,一架飛機及一家酒吧,後來他和兩個朋友合資開了一家公司,專門生產以木材為燃料的爐子,這家公司後來變成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
米契爾開辦公司後的第4年,他開的飛機在起飛時又摔回跑道,把他胸部的十二條脊椎骨全壓得粉碎,腰部以下永遠癱瘓!“我不解的是為何這些事老是發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麼孽?要遭到這樣的報應?”
米契爾仍不屈不撓,日夜努力使自己能達到最高限度的獨立自主,他被選為科羅拉多州孤峰頂鎮的鎮長,以保護小鎮的美景及環境,使之不因礦產的開采而遭受破壞。米契爾後來也競選國會議員,他用一句“不隻是第二張小白臉”的口號,將自己難看的臉轉化成一項有利的資產。
盡管麵貌駭人、行動不便,米契爾卻墜入愛河,完成了終身大事,也拿到了公共行政碩士,並持續他的飛行活動、環保運動及公共演說。
米契爾說:“我癱瘓之前可以做1萬件事,現在我隻能做9000件,我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我無法再做的1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還能做的9000件事上,告訴大家說我的人生曾遭受過兩次重大的挫折。如果我能選擇不把挫折拿來當成放棄努力的借口,那麼,或許你們可以用一個新的角度,來看待一些一直讓你們裹足不前的經曆。你可以退一步,想開一點,然後你就有機會說:‘或許那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偉大人物的最明顯的標誌,就是他堅強的意誌,不管環境變換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的改變,並能終於克服障礙,達到期望的目的。
聖誕節的病症
把握美好的日子,享受每一時刻;扼住倒黴的日子,使它變得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