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心是兒女的天堂。
——柯羅裏
好一個慵懶的星期天早晨,要在這種日子起床得經過一番掙紮,好不容易把腳放到地板上卻又忍不住縮回被子裏,整個人再一次埋到毛毯底下。又過了一段時間,瑪莉琳和艾爾文·艾伯才很不情願地下樓吃“不早”的早餐。當他們到廚房時,小女兒蘿莉已經伏在餐桌上做功課了。
他們閑聊些家常事。瑪莉琳和艾爾文吃完早餐,餐桌上的三個人開始專心做著自己的事,一時之間沉寂無聲。瑪莉琳喝咖啡,艾爾文看報紙,而蘿莉則忙著在她的書本上塗塗寫寫。
忽然,他聽見報紙另一頭的蘿莉正合上她的課本,他抬頭一望,看見她起身走出廚房,突然冷不防地回過頭來劈頭問他:“為什麼莉莎的相片比我多?”莉莎是我們家的大女兒。
艾爾文眨了眨眼看著她,一下子搞不清楚她是什麼意思,而蘿莉說完就轉身離開廚房。他被這突如其來的問題轉移了對報紙的注意力,他望著瑪莉琳問道:“莉莎的照片比蘿莉多嗎?”瑪莉琳聳聳肩,詫異地露出疑惑的表情。“你知道莉莎的照片比蘿莉多嗎?”他追問道。
瑪莉琳說:“我從來沒算過,我不知道。”
“小孩子!”這是他的直接反應,“她們會用一些傻問題把你逼瘋。”他繼續拿起報紙來看。“莉莎的照片不可能比蘿莉多很多。”艾爾文把頭埋在報紙裏嘟噥著,卻一個字也看不下去。
瑪莉琳的答案和他想的一樣,她說:“我覺得應該不會吧?”
他又把報紙放下來繼續問道:“那麼,為什麼蘿莉會這麼說?”
瑪莉琳隻是搖搖頭看著他。她想了幾分鍾之後說:“當莉莎出生時,你就不斷拍照,無論到哪兒,相機總是不離身。而蘿莉出生後,你忙著做彩色幻燈片,家裏一定有好幾百張蘿莉的幻燈片,她是沒看過,還是忘了呢?”
聽完她的話,艾爾文覺得沒錯。
“等蘿莉出去之後,我們把那些幻燈片找出來。天曉得,也許我們找出的蘿莉的幻燈片要比莉莎的照片多呢!”他開玩笑地說。
那天午後,當家裏隻剩下他們倆的時候,兩人到地下室去找上一次搬家時帶過來的箱子,沒多久就發現一盒一盒的幻燈片。接下來的整個下午,我們檢查每一盒幻燈片並找出以蘿莉為主角的片子。
“你想怎麼做呢?”瑪莉琳問。
“再過幾個禮拜就是她的生日了,”艾爾文說,“我們挑100張蘿莉的幻燈片洗成相片,然後放進相簿裏當生日禮物送給她。我不知道相簿是不是可以解決她的問題,但起碼她會了解我們已經盡力給她答案了。”
接下來幾天,兩人秘密地看完所有的幻燈片,並加以篩選,直到滿意為止。瑪莉琳拿這些幻燈片去翻洗成照片,照片拿回來之後,他們將照片裝到一本相簿裏,然後把相簿藏起來等待蘿莉的生日。
這本相簿勾起了他們剛結婚那幾年的回憶,希望它能表達出他們對她的感情。一開始隻是個無厘頭的猜疑,最後竟演變成丙從必須對她表達過去沒有讓她確實感受的關愛之情。
11月24日,蘿莉生日那天,上班前經過蘿莉的房間時,艾爾文打開房門把相簿順著地縫推進去,讓它放在地毯上。相簿裏附著一張生日卡,卡片上說明了他和妻子整理出這本相簿的原因。然後艾爾文就上班去了。
8點的時候,辦公室的電話響起,艾爾文拿起話筒報出公司名稱,並且問道:“我能為您服務嗎?”
電話的那一位傳來一陣微弱的聲音,顯然快要說不出話來了。“我愛你!爸爸。”蘿莉斷斷續續地說著,艾爾文的耳朵靠著話筒好幾分鍾,最後才回過神來把它放回去——他們的心意表達出去了,也收到回音了。
自由與生命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進程中的伴隨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個條件。
——弗洛姆
8月的一天下午,天氣暖洋洋的,一群小孩在十分賣力地捕捉那些五彩斑斕的蝴蝶,索爾·貝洛看到這樣的情景,不由自主地想起童年時代發生的一件印象很深的事情。那時索爾·貝洛才12歲,住在南卡羅來納州,他常常把一些野生的活物捉來放到籠子裏,而那件事發生後,他這種興致就被拋得無影無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