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諾賓站在一間珠寶店的櫃台前,把一個放著幾本書的包裹放在旁邊。當一個衣著講究、儀表堂堂的男子進來,也開始在櫃台前看珠寶時,他禮貌地將自己的包裹移開。但這個人卻憤怒地看著他,他說,他是個正直的人,絕對無意偷諾賓的包裹。他覺得受到侮辱,重重地將門關上,走出了珠寶店。諾賓感到十分驚訝,這樣一個無心的動作,竟會引起他如此的憤怒。
後來,諾賓領悟到,這個人和他仿佛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但事實上世界是一樣的,差別隻是諾賓和他對事物的看法相反而已。
幾天後的一個早晨,諾賓一醒來便心情不佳,想到這一天又要在單調的工作中度過時,便覺得這個世界是多麼枯燥、乏味。當諾賓擠在密密麻麻的車陣中,緩慢地向市中心前進時,他滿腔怨氣地想:為什麼有那麼多笨蛋也能拿到駕駛執照?他們開車不是太快就是太慢,根本沒有資格在高峰時間開車,這些人的駕駛執照都該被吊銷。後來,諾賓和一輛大型卡車同時到達一個交叉路口,他心想:“這家夥開的是大車,他一定會直衝過去的。”但就在這時,卡車司機將頭伸出車窗外,向他招招手,給他一個開朗、愉快的微笑。當他將車子駛離交叉路口時,他的憤怒突然完全消失,心胸豁然開朗起來。
這位卡車司機的行為,使諾賓仿佛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但事實上,這個世界依舊,所不同的隻是他的態度。
花錢買歡樂
真正的快樂是內在的,它隻有在人類的心靈裏才能發現。
——布雷默
弗雷德裏夫婦剛結婚的時候,為了買新房,日子過得非常節儉,吃快餐,開舊車,搬進新居前,擠在鬥室裏將就著。但遷居那一天的快樂情景,卻使他們終身難忘。
安妮和弗蘭克有五個孩子,經濟拮據,但每逢假日卻一定去滑雪,為此要購置七雙滑雪板、七雙長靴、七副撐杆及每人的滑雪衫,還要付來回的車費等其他開銷。他們都認為弗蘭克一家簡直是瘋了。最近弗雷德裏又碰到他,他的孩子們都已各自成了家,“當然,我們那時過著清苦的日子。”他說,“最近,一個兒子在來信中說,他怎麼也忘不了小時候滑雪時的快樂。”
一筆有限的收入有兩種安排法:一種是精打細算地將衣食住行小心翼翼地考慮進去,雖然事事周全,但最終覺得毫無收獲。另一種是把錢花在自己喜好的事情上,如果難以做到兼顧的話,還不如先滿足重要的方麵,而在其他方麵克扣一下。有些人對於把錢花在那些有益的並能為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增加樂趣的事情上,總是猶猶豫豫,隻想著攢錢備荒,放走了時光。其實他們這是隻知攥緊手中的財富,卻忘了去逮野地裏的孔雀。
弗雷德裏知道有這麼一對戀人,打20歲起就開始為了下輩子的生活操心。當他們的同齡人在建立小家庭、安享天倫之樂時,他倆卻一個念頭地買房置地,積累錢財。等他們感到可以安心成家時,女的已39歲,這些年來一直在求醫問藥,也沒能懷上一個孩子。當然,這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說明了一個道理,當你確信某事物能使你的生活更為充實時,不論它是一次旅行,還是一個孩子,或是別的什麼,你都應該盡力去得到它。
要知道,有的東西失去了便再也難以得到。
小時候的一件事令弗雷德裏終身難忘。那時他的父親失業了,全家靠吃魚市上賣剩的魚雜碎過活。一天他在一家商店的櫥窗裏看到了一隻帶紅色塑料花的小別針,頓時他便發瘋般的迷上了它。
弗雷德裏趕忙跑回家去央求媽媽給一毛錢。母親歎了口氣(一毛錢能買一磅魚雜碎呢),但父親說:
“給他錢吧,要知道用這麼便宜的價錢就能為孩子買到的快樂,今後是不會再碰上的。”那時弗雷德裏就明白,這一毛錢所能買到的是永遠閃光的金子。
當弗雷德裏想到他那些心滿意足的朋友們時,他總為他們花錢的態度感到吃驚。他們買不起車,但可以到夏威夷去度假,住陋室,卻打扮得像個時裝模特兒。更有一位老兄帶著四個孩子在宮殿般的豪華飯店裏吃了一次茶點,就為此,全家人過了兩天隻吃麵包、奶酪的日子。“他們以後能記得的,唯有這一頓茶點。”那位老兄這樣對他解釋。
錢在生活中並不是決定一切的。一個真正有價值的夢想本身就具有了使其得以實現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