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放棄是一種選擇 (4)(1 / 3)

父親笑了起來:“當你麵對一排難於翻越的柵欄時,先把你的帽子扔過去。然後你就不得不想出到達柵欄那邊去的辦法來。”他一邊笑,一邊回憶著往事,“我就是采取這樣的方式來到芝加哥的。”

父親在威斯康星州的拉辛市長大。拉辛在芝加哥北麵約60英裏處。湯姆曾感到疑惑的是,他是如何離開家庭和親友,單身移居到這個大城市的。

“當時我剛剛20歲,”他說,“除了那隻船外,我一無所有。一個夏天的早晨,我包了幾件自己的衣服,駕起‘迪克西’向南開去,一直駛進芝加哥的貝爾蒙特港。第二天,我就進城去找工作。工作很難找,我差一點就要放棄夢想,掉轉船頭回家去。但我將‘帽子扔過了柵欄’,”他歎了口氣,接著說:“我賣掉了‘迪克西’。我要想在芝加哥紮下根,總得有一筆錢。沒有了船,我也就沒有了退路。”

後來的事湯姆就都知道了:他在愛迪生集團謀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個舞會上認識了我的母親;終於在芝加哥發了跡,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湯姆尤其不能忘懷的是父親的經曆所給予他的啟示:投入才能成功。父親賣掉了“迪克西”後,他沒有別的選擇了,隻能把全部能力傾注在為自己創造新生活的事業上。這個道理也被他們的生活中無數個類似的情形所證實。當你做出某種果斷的舉動後,就已把自己置於一種成敗未卜的境地,這時你不得不想盡一切辦法“翻越柵欄”。

例如,湯姆的妻子貝蒂和湯姆早就想把他們的起居室油漆一下,可就是老拖著不動工。終於貝蒂“把帽子扔過了柵欄”,她說:“我已經邀請了一些朋友星期日晚上來我們家吃茶點並參觀我們的起居室。”於是家裏很快買來油漆,兩天後屋子就煥然一新了。

他們房子的前主人為了把臥室的一個窗戶改成壁櫥,就從外麵把窗戶封堵了。貝蒂和湯姆念叨了好幾年,說要把那麵假牆拆除,以改善室內的光線。但這“工程”對於他們來說似乎太艱巨了。後來湯姆的弟弟赫布,一個熱心而又會幹活的小夥子,來湯姆家拜訪時聽到了關於窗戶的事。他先在假牆上鑽了個窟窿以示馬上動工的決心。“小菜兒,”他肯定地說。使湯姆驚訝的是,他說著就麻利地從窟窿處扯下一塊牆板來。湯姆和小兒子基特也動手和他一起幹。天黑以前,一個雅致而又明亮的窗戶再次出現在他們臥室的牆上。完工了,他們才知道這活兒的確很簡單。他們原先想象得太複雜了。但如果不是湯姆弟弟替他們“把帽子扔過了柵欄”,這“工程”不知還要拖到何年何月呢。

忍無可忍

做一個惹人討厭的人的秘訣就是告訴別人一切。

——伏爾泰

還記得下館子吃飯的滋味嗎?有人為你做飯備菜,伺候周到,飯後為你收拾桌子——你可以全身放鬆,隻管細細品嚐美味佳肴,付賬之後便可逍遙而去。但是,那樣的時代一去不複返了。如今,每次外出吃飯,你都會覺得自己活像一隻實驗室裏的小白鼠,每要一塊奶酪都得費盡心機,讓一班侍者擺弄得死去活來。

“晚上好,”領班侍者說,“四位?”

“是的,謝謝。”

“吸煙還是不吸煙?”

“不吸煙。”

“今晚諸位想在室內用餐還是戶外用餐?”

“我想還是在室內吧。”

“好的,先生。”領班說,“你想去大廳、密封式露台,還是日光浴室?”

“嗯,讓我想想……”

“我可以在漂亮的日光浴室裏給諸位安排一張能欣賞美景的桌子。”

“主意不壞,”吉恩·佩雷特說。於是他們跟著他來到日光浴室。

“那麼,諸位喜歡欣賞高爾夫球場、湖上日落,還是西邊壯麗的山景?”

“悉聽尊便。”吉恩回答說,心想讓他做一回主也好。

他把他們安排到窗前坐下。吉恩不清楚他們是麵對著高爾夫球場、湖上日落還是西邊壯麗的山景,因為外麵太暗了。接著,一位穿著儀表比他們任何一個都體麵的年輕人來到桌前。“晚上好,我叫保羅,今晚由我為大家服務,諸位是不是想休息幾分鍾再點菜?”

“不用了,”吉恩答道,“我隻要有肉和土豆就成。來一份煎裏脊小牛排和一份烘土豆。”

“要湯或者涼拌菜嗎?”

“涼拌菜。”

“要什錦涼拌菜、棕櫚心,還是菊苣小蝦?”

“就要什錦涼拌菜,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