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秋雨綿綿無絕期 夜飲寒風萌退意(上)(2 / 3)

白衣人見他誤會了自己的意思,連忙糾正道:“在下說的‘不實’不是指這個。‘智慧無邊’、‘文采出眾’等等淺詞,先生自然擔得。但若說鴻儒先生不懂半點武功,這就真的是大大的不實了。”

鴻儒先生白眉一挑,甚為不解,他問道:“閣下何出此言?難道閣下竟然覺得老朽身懷絕世武功不成?”

白衣人並不否認,反問道:“難道不是嗎?在下自認為輕功不弱,但是鴻儒先生目不斜視、僅憑一雙銳耳,便能知道在下站在屋外已久,這種聽風辨器的上乘內功,絕不亞於當今江湖上的任何一位頂尖高手。”

生人乍到,鴻儒先生懷裏的那對白鴿受驚,不安的躁動起來,他撫了撫白鴿的羽毛,爽朗的笑聲:“實不相瞞,鴻儒枉活了八十有八,這近九十載,卻從未學過半點武功。隻是我這鴻儒草堂向來不乏江湖高手前來垂訪,加之我長年居住這荒蕪山頂,對此處的風吹草動有些敏感,久而久之,屋外有人沒人,自己也就有了感應。這種‘感應’是一種習慣,和閣下所說的那所謂的‘聽風辨器的上乘內功’卻沒有半點關係。另外還有一因:老朽手中這對白鴿,一名‘靈動’,一名‘追風’,雖是凡物,卻極具靈性,屋外略有動靜,它們就會焦酌不安,撲撲亂飛。換句話說,老朽能知曉閣下在門外,乃是這對白鴿‘通風報信’!所以閣下對老朽的看法,好像是走了眼了。不敬之言,還請包涵。”

最後這句“不敬之言,還請包涵”,白衣人似乎擔不起,他略顯尷尬,卻仍不失風度的收了鐵扇,作揖行禮道:“如此,倒是在下猜錯了,慚愧之極。言語冒犯之處,還請鴻儒先生見諒。”

鴻儒先生還未發話,身邊的書童倚杖就開口斥道:“哪裏來的狂徒?深更半夜不在自己家中睡覺,卻跑到這回雁峰頂來對我家先生出言無理?夜黑風高出沒者,定不是什麼好東西,哪裏會懷著好意?!你可知道我家先生雖然不會半點武功,但是卻受萬人敬仰,江湖黑白兩道都要給我們家先生七分麵子,從未有人敢在我家先生麵前如此說話,你這狂徒不分長幼,如此出言不遜,哼哼,我奉勸閣下還是……”

白衣人不過是胡亂猜測,說錯了話,本以為已作揖賠罪,應當能獲得前輩的諒解,卻不想主人雖然溫和,但書童卻有些得理不饒人!

這倚杖口齒伶俐、連連訓斥,白衣人依舊不慍不火,一臉微笑,頗不以為意。

鴻儒先生瞪了倚杖一眼,打斷他的話,喝阻道:“不得無理!你可知道這位大俠是誰嗎?”

初次見麵,倚杖怎麼可能知道來者是誰?他心下奇怪:“難道先生知道這位白衣人的來曆不成?”

鴻儒先生這位近百的老人家的眼裏竟也露出一絲敬重,他堅起大拇指說道:“他乃是當今江湖中最負傳奇的人物——銀龍鐵扇銀龍大俠!”

一聽“銀龍鐵扇”四個字,倚杖驚的目瞪口呆,不敢再有半句言語!

銀龍鐵扇的大名,江湖之中誰人不知?哪個不曉?

銀龍鐵扇,殺人無算,

鐵扇一出,難尋屍骨。

日行一善,不懼鐵扇,

一生一惡,銀龍不赦!

這就是江湖人對他的評價暨語!

鴻儒先生說的沒錯,他乃是當今江湖中老少數代高手中最負傳奇的人物,而且絕對沒有“之一”!所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這句話應該就是為這位銀龍大俠量身而造的吧!

鴻儒先生抬手指了指自己對麵的椅子,對銀龍鐵扇說道:“請坐。”

銀龍鐵扇點頭謝座,這才開口說道:“鴻儒先生的事跡在下自然聽過。鴻儒先生乃是當今江湖中輩份最高的前輩之一,也是每十三年一屆的‘二十六俠’比武盛會的評判之一,素有‘鐵筆’之稱,江湖黑白兩道誰不知道,又有哪個不是萬分敬仰?在下雖然深夜來訪,卻也萬萬不敢對先生有‘無理’之意。”

北嶽有尊為鐵筆,博通古今文第一,雖無半分縛雉力,卻被敬為及時雨!

這位“鐵筆”鴻儒先生雖然不會半點武功,文采與智慧卻是無人能及,而且他還精通奇門占卜之術,乃是當今江湖上僅存的九位八旬世外高人——“九大尊老”之一,又被稱為“江湖第一智者”!

六十年前,江湖上出現了一位武功近乎於無敵的殺人惡魔“九煞”,此人不但武功深不可測,且十分神秘,形蹤飄忽不定,傳說他能在一夜之間奔赴九個相距千裏的地方同時殺人。“九煞”極為凶殘,殺人無數,他甚至以殺盡天下高手為惡趣,搞的江湖腥風血雨,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