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秋雨綿綿無絕期 夜飲寒風萌退意(上)(3 / 3)

彼時,衡山下有一位不會武功的秀才挺身而出,便是眼前這位鴻儒先生。他曾憑借自己的智慧,用計迫使“九煞”現身,並聯合江湖上的二十五位頂尖高手對其進行獵殺,當追到天山時,終於將“九煞”困於“玉煞洞”中,鴻儒先生又設奇謀以“火燒煙熏”之法消耗了“九煞”的體力,然後眾高手才得已衝進洞中圍殲了當時殺人成性的狂魔,為江湖除了最大一害。

當今江湖上每十三年舉行一次比武盛會,各門各派、黑白兩道均可參加。經過層層擂台比武篩選,最終會選出二十六名絕世高手,而這二十六名絕世高手即被稱作當屆的“二十六俠”。入選“二十六俠”不但可以名揚天下,還會得到朝廷的巨額賞金。這位鴻儒先生就是這場武林盛會的評判之一。由於他為人公正正直,與當今江湖上的世外高人皆有交情,所以他雖然是“九大尊老”之中唯一一位不會武功的人物,但卻一直受到江湖黑白兩道的推崇和尊重,就算黑道巨惡,也不敢有害他之心。

第五屆“二十六俠”比武盛會是在八年前,再過五年,第六屆“二十六俠”比武盛會將會如期舉行,此是後話。

對於銀龍鐵扇的稱讚,鴻儒先生隻是淡然一笑,他說道:“鴻儒慚愧,一切隻不過是江湖朋友的抬愛罷了,鴻儒乃是朽木,怎敢在銀龍大俠麵前賣弄?倒是銀龍大俠,不但文采出眾,武功更是了得……”

銀龍鐵扇連忙謙虛道:“若論武功,在下自認還能勉強說的過去。但是在先生麵前,這‘文采’二字,在下可就不敢當了。”

鴻儒先生把懷中白鴿放下,慢條斯理的說道:“大俠過謙了。剛才老朽信口隨便唱吟了兩句詩詞,大俠就知道是出自前朝王維之手,這‘文采’二字,自然當得。”

“班門弄斧,讓先生見笑了。”銀龍鐵扇搖著鐵扇笑道。

“‘文采’二字,對江湖人來說並不重要,不提也罷。”說到這裏,鴻儒先生話鋒一轉,又說道:“江湖人誰不知道銀龍大俠年少有為,出道雖然隻有十幾年,卻以殺盡天下為惡之人為已任,不但大快人心,而且令善者敬仰、惡人喪膽。鴻儒若有此一身好武功,何必躲在這深山草屋裏拽文弄墨,做些無聊之事?早就行走江湖、除暴安良去了。”

這銀龍鐵扇出身神秘,很少有人知道他師承何門何派,隻知道此人武功極高,而且不好名利。八年前的第五屆“二十六俠”比武盛會,江湖上的高手都爭相參加,希望在“二十六俠”中占有一席之位。以此人的武功,定能躋身“二十六俠”之首,但是他卻並未前去湊這個熱鬧,可見其淡泊之性情。雖然如此,江湖卻盛傳他的武功遠高於當年的“二十六俠”,已經到了近乎無人能敵的境界。

此人少年出道,嫉惡如仇。據傳說,隻要有人做過任何昧著良心的事情,被他知曉後,就算追尋千裏,他也會取此人的項上人頭。而即使他為別人報了仇,也絕不會向任何人索要任何報酬。江湖中人對他又敬又怕,而關於他的評價也是十分極端,有人稱他為當今天下第一奇俠,也有人說他是自六十年前的狂魔“九煞”之後的又一魔頭。他在江湖中的“震懾力”很強,很多人都害怕有一天自己做了什麼有違天理良心的事而落在此人手中,丟了性命。而他本人卻似乎是帶著某種使命而出現在這個江湖中的!

銀龍鐵扇看了看手中的鐵扇,劍眉略皺,若有所思。

鴻儒先生看了看他的鐵扇,又看了看他腰上的佩劍,說道:“聽聞大俠‘鐵扇一揮’的絕技當今天下無人能敵,卻不知大俠腰間這柄寶劍……”

銀龍鐵扇摸了摸劍柄,會意道:“鴻儒先生是想問,在下用的兵器本是手中鐵扇,何故還要在腰間佩一柄劍器?”

鴻儒先生的確有此疑問:“此劍雖未出鞘,但是鴻儒卻能感受到它所發出的劍氣和鋒芒,此劍絕對是一柄難得的上古寶劍。依老朽這雙拙眼來看,此劍應該是上古時期黃帝大戰蚩尤時所用的寶器之一,這樣的寶劍也隻配銀龍大俠這樣的人物才能擁有。可是大俠即不用劍,再佩它於身,似乎有些畫蛇添足了……”

銀龍鐵扇言不由衷道:“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難道在下就不能拿此物來做裝飾品嗎?”

鴻儒先生單手捋須,正色道:“以大俠的行事作風,絕非愛慕虛榮之輩,所以此物定與大俠有不尋常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