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獨自一人,起程西行(1)(1 / 3)

第二天早上,玄奘剛剛起床,寺裏一名叫達摩的胡僧便前來拜訪,他神神秘秘地對玄奘說:“法師,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您坐在一朵碩大的蓮花之上,飄飄悠悠地向西去了。這說明您很快就能得到貴人相助,西遊順利。”玄奘心中暗自歡喜,認為這是自己即將成行的好預兆。不過,他嘴上還是說:“夢是虛妄,何必當真。”說完,玄奘再次來到天王殿,在彌勒像前更加誠心地禮拜,請求菩薩指引。

這時,有一個名叫石槃陀的胡人,前來阿育王寺燒香。他一進山門就看到玄奘正在禮佛。那神聖莊嚴的威儀,那靜若止水的神情,那從容安詳的動作,都讓他莫名其妙地感動,從心裏萌生出一種從未有過的清涼。這個生性粗糙的漢子不禁熱淚盈眶。他繞行玄奘三匝(①這是印度佛教信徒對佛、法、僧三寶最恭敬的禮節。),請求玄奘為他授戒。

玄奘見他神情恭敬,言辭真誠,就為他授了五戒。五戒是所有佛教徒必須恪守的五大戒條: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石槃陀歡天喜地,作禮而去。過了不久,他又送來許多果餅供養師父。此時此刻,玄奘哪裏有什麼心思品嚐美味佳肴,他手裏拿起果餅咬了一口,心中卻仍在思考出境之策,忘了咀嚼。石槃陀雖說是個粗人,也看出了師父心不在焉,便問他有什麼心事。玄奘見他誠實可靠,對自己很恭敬,就將自己到天竺取經的計劃,以及當前所麵臨的艱難處境,統統告訴了石槃陀。本來,他隻是想找個人傾訴一番心中的苦悶而已,沒想到石槃陀卻說:“偷渡玉門關以及那五座烽火台,並非不可能的事情。師父若是相信弟子,我可以做向導,護送師父過烽火台。”

玄奘認真打量了他幾眼。這石槃陀身體健壯,又是西域人,很有可能熟悉西行的道路。於是,他問道:“你可曾穿越過大沙漠?真願意送我一程?”

石槃陀將胸脯拍得山響:“我曾經給商隊做過向導,去過伊吾、屈支等國。若不是我家中有老有小,送師父去天竺都行。”

“阿彌陀佛,隻要你能護送我出玉門關,繞過五座烽火台,我就知足了。”

石槃陀立即滿口答應:“好,我回家告訴老婆一聲,咱們今天晚上就能出發!”

這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玄奘立刻去給石槃陀買馬以及野外露宿的用品。兩人約好黃昏時在城外碰頭。

玄奘做好準備後,在太陽下山時動身出城,到約定地點等待石槃陀。天色黑下來之後,石槃陀才帶了一位西域老翁,牽著一匹又瘦又弱的棗紅色老馬前來。玄奘心中疑惑,下意識地皺了皺眉頭,用目光詢問石槃陀是何意。石槃陀解釋說:“這位老人來往伊吾國三十多趟,對道路極為熟悉。所以我特意請他來指點指點此行的疑難問題,對我們一定大有幫助。”

老翁打個問訊,對玄奘說道:“西天路途遙遠,道路非常險惡。單說莫賀延磧大沙漠,鬼魅熱風難以抵擋,凡是碰著的人,百無一回。一般商旅都是成群結隊,還常常會迷失道路,何況你隻有單獨一人,如何能去得?因而我勸你還是三思後行,不要輕易以身犯險,拿自己的生命作兒戲。”

原來,石槃陀回家之後就後悔了,不想和玄奘做伴了。隻因自己有言在先,又約定了時間地點,不好直接反悔,就求這位老丈前來幫著他勸說玄奘,打消其西行的念頭。玄奘卻根本不為西行之路的艱險所動搖,十分堅定地回答道:“老人家,您的好意我心領了。但是,貧僧是為中土廣大信眾而發願到西天去取經的。我早已經立下重誓,不到天竺,誓不東歸;縱然死於半途,也在所不惜。”

那老翁本來是勸玄奘回頭的,現在卻被他那誓死求法的恒誌所感,居然很快改變了立場,說道:“既然你一定要去,我也就不再相勸。我剛才相看了一下你的那匹白馬,它雖然年輕健壯,但沒有經曆過長途跋涉,很難適應沙漠裏的艱苦路途與惡劣氣候。為了你的安全,可以騎我這匹老馬。這匹馬雖然又老又瘦,卻不可小看,它已經來回伊吾國十五次,不但腳力強健,而且能夠識途。”

這時,玄奘忽然想起在長安出發之前,術士何弘達曾經說過,自己將會騎一匹棗紅色的老馬西行取經。還說,那匹老馬的鞍子上雕漆帶鐵。玄奘定睛一看,果然如此!於是便毫不猶豫地和老翁換了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