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等待都很難耐,況且早已過了接生婆預計的時辰,產房裏還是沒有動靜。金隆基看看日頭即將落入西山,夜幕就要降臨,自然有些著急。他第三次來到佛堂,想請那老僧誦經祈禱,求佛菩薩保佑淑賢母子平安。
謝天謝地,這次老僧總算睜開了眼,未等金隆基開口,他便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小王爺你少安毋躁,坐下來安心等待。”
此時此刻,金隆基如何能坐得住,他數次站立起來,焦急地向後院張望。老僧見狀,莞爾一笑,說道:“小王爺,如果你實在不放心,請拿一些香過來。”
備受熬煎的金隆基像是囚徒聽到大赦令,急忙抓起一大把檀香來到老僧麵前。老僧徐徐說道:“本來菩薩不需要什麼香火供養,不過,借大願菩薩臨世的福德,今夜的香氣能熏入十八層地獄之中,使一切地獄受苦眾生都能憑借菩薩的悲願之力,減少一些苦痛。若是機緣成熟,或許能因此得到解脫。”
他又對金隆基說:“你到外邊將手裏所有的香都點燃,插在門前、牆腳、路邊、花壇等地方。順便數一數,一共插了多少支香。”
因為事關愛人的安康,金隆基十分虔誠。他沒有召喚眾多的丫鬟、仆人幫忙,而是先在佛像前磕了三個頭,隨後親自將一支支點燃的檀香插到屋簷下、大道旁、小路口……不管是顯眼的地方,還是僻靜的角落,皆布滿了祝福的紅光,散發著溫馨的香氣。
暮雲合閉,夜色闌珊。伴著隱隱蟲鳴和秋風微拂,隻見南山別業附近輕煙嫋嫋,香火明滅,在夜的黑色裏顯得分外鮮明。天上星光燦爛,地下香火點點;空中雲彩悠遊,地上香霧氤氳,組成了一幅極富浪漫情趣、極具神秘色彩的美妙夜景。
也就是從那時起,中國和新羅漸漸形成了農曆七月三十日燒夜香的民俗:初秋的夜色裏,大大小小的村落裏閃爍著星星點點的萬家香火,為自家老少祈福,超度地下亡靈……
金隆基無暇欣賞自己製造的美麗景色,插完手裏的香便匆匆回到別業。老僧問他:“你一共點了多少支香?”
“九十九支。”
老僧點點頭,神秘一笑,說:“一切都是緣生緣滅,大願王此番駐世因緣,恰恰是九十九年。”
金隆基不知所雲,剛要詢問,那老僧忽然伸出右手在空中擺動著,就像是在愛撫一個看不見的神秘人物的頭頂,而且還輕語道:“善哉善哉,吾助汝喜。”
老僧話音剛落,後院傳來一聲嘹亮的初生兒啼哭——一個男嬰呱呱墜地了。
初為人父的金隆基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像隻無頭蒼蠅在庭院裏、在產房門前來回打轉,簡直想與每一位仆人擁抱一番。等他想到請那位老僧為兒子起一個吉祥如意的名字時,佛堂之中空空如也,哪裏還有老僧的蹤影。這時,夜空深處傳來一縷縹縹緲緲、如夢似幻的吟誦之聲:
名掛雞林弗為家,
金錫迢迢入九華。
喬木長青蔭千古,
覺海湛然度恒沙。
金隆基本來就冰雪聰明,詩詞歌賦無一不通,所以馬上領悟到這是一首藏頭詩,於是為兒子取名“金喬覺”。
這一天,是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新羅孝昭王五年,公元696年)農曆七月三十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