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士”的青春(3)(1 / 2)

**這本書相當的十分的好看,這是一本精彩的書,如果您有什麼觀點,留個評論吧**

成立會上,“縱宇一郎”羅章龍賦詩高歌——

他說:“濟濟新民會,風雲一代英。”這是個滿懷抱負的浪漫群體,有著舍我其誰、行高於眾的人格氣象。

他說:“莊嚴公約在,擲地作金聲。”這是一群在中國大變動前夜孕育出來的佻撻不拘、立於天地之間大喊大叫的熱血青年。

化用今日青年唱的歌詞,仿佛是:要想就想它個透透徹徹,要做就做它個轟轟烈烈;想喊就喊它個倒海翻江,想唱就唱它個蕩氣回腸。

生逢國難當頭的歲月,“奇士”們的青春,是何等耀眼。

讓人生的青春融入扶危救國的“新民”,又是那般燦爛。

節假日,新民學會的成員常常相約到長沙的嶽麓山、橘子洲、平浪宮等風景名勝處聚會。或臧否人物,議論世事;或登高吟詠,步韻唱和。這樣的情景,毛澤東終生難以忘懷,晚年還不時回憶。

這個團體的許多人物,包括毛澤東、何叔衡、蔡和森、李立三、李維漢、羅章龍,後來都成為了中國共產黨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青春的聚散,猶如人生的雲朵。這一朵雲和那一朵雲,在時代之風的吹拂下相聚了,又在時代之風的支使下分開了,各自帶著往事的回憶,各自帶著遠大的抱負。

新民學會成立不久,羅章龍準備赴日本留學。大家在長沙平浪宮聚餐,為他壯行。

這是三年前毛澤東和羅章龍第一次見麵的地方。舊地重遊,舊地送別,當年談論屈原、賈誼的詩文意氣,又平添了新的抱負。

毛澤東為此寫了一首《送縱宇一郎東行》相贈——

雲開衡嶽積陰止,天馬鳳凰春樹裏。

年少崢嶸屈賈才,山川奇氣曾鍾此。

君行吾為發浩歌,鯤鵬擊浪從茲始。

洞庭湘水漲連天,艟艨巨艦直東指。

無端散出一天愁,幸被東風吹萬裏。

丈夫何事足縈懷,要將宇宙看稊米。

滄海橫流安足慮,世事紛紜從君理。

管卻自家身與心,胸中日月常新美。

名世於今五百年,諸公碌碌皆餘子。

平浪宮前友誼多,崇明對馬衣帶水。

東瀛濯劍有書還,我返自崖君去矣。

雖然不免有曆來送別詩的傷感詞句,但更多的是自發的豪情和相互的勉勵。詩開篇便是開闊的景致,造出明朗高華的氣韻。接著,以屈原、賈誼這些才華橫溢、胸懷大誌的先賢來自喻和喻人,以湖湘地靈人傑的文化土壤來自勵和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