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動物的愛恨情仇(6)(3 / 3)

非洲大象喜歡群居。一般是20~30頭為一群,多者可達百頭。

這些大象生活在一起,活動有一定的範圍,有一定的路線,不亂跑亂走;出去找食,一般是在早、晚時間。它們活動的時候,為了保護幼象,排成長長的大隊:成年的雄象走在前頭,任領隊;幼象走在中間;成年的母象走在隊伍的後頭。在陸地上的哺乳動物中,大象的嗅覺也是最靈敏的,可以與犬相比。但它比犬聰明,能幫助人類做很多很多的事,比如運輸物資、看小孩、守門、陪同主人出獵;還能在馬戲團、雜技團裏當敲鼓、吹號、雜耍“演員”。

非洲象的耳朵很大。雌、雄象都長有兩個很長的大牙,雄象大牙有3米多長,100千克重。象鼻能夠捕卷食物,也作為攻擊和自衛的武器,有時為了保護幼象免受敵害,母象常用鼻子卷起幼象逃跑。一些蚊蠅、小蟲常要在大象身上打擾,靠一根短小的尾巴甩來甩去,蚊蠅根本不在乎,所以大象還需用自己的鼻子去趕散蟲子。象鼻子的卷力大得驚人,足以拔起一棵很大的樹。

據資料記載,大象還有它們自己的“墳墓”。當一頭老象快死亡的時候,一些年壯的象,就把它攙扶到“墓地”。老象見到“墓地”,便悲哀地倒下去。這時,它的後代用巨大、鋒利、有力的牙,挖出一個龐大的墓坡,把老象的屍體埋葬在墳墓裏,之後灑淚而去。

研究表明,行動遲緩身材巨大的動物,都是比較“憨厚”的動物。這也是它們自身的特性決定的。

希臘毒蛇“朝聖”之謎

世界上虔誠的教徒千千萬,有誰聽過毒蛇也朝聖,且堅定執著之心絲毫不遜於人類呢?

傳說在很久以前,希臘有一個美麗的小島,人們安居樂業,過著自由自在的生活。突然有一天,禍從天降,一幫強盜突然襲擊了這個島,並不懷好意地將年輕漂亮的修女關押起來。聖母顯然明白這幫強盜的歹意,為使純貞的修女們免遭強暴,於是就把她們都變成了毒蛇。

眼看著美女變成了毒蛇,強盜嚇得落荒而逃,可是毒蛇卻再也不能變回美貌的女子了。為了報答聖母的恩德,它們每年在希臘人紀念上帝和聖母的日子裏,都會不約而同地到這個小島朝聖。它們從居住地爬出來,一直爬到這個小島上的兩座教堂,最後停靠在教堂的聖像下麵。像是受誰指揮似的,在這裏盤結10多天後,才漸漸離去。

這種毒蛇帶有劇毒,被它咬了,毒性會擴散全身致死,但它們卻似乎頗通人性,世代與小島居民和平共處,從不傷害這裏的居民。島上的居民也敢觸摸它們,或將它們纏繞於身上,據說這樣可以驅邪治病,保佑歲歲平安。

自始至終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毒蛇朝聖的日子,為什麼都選在希臘的重要節日,而它們又是怎麼知道紀念上帝和聖母的日子的呢?難道教堂會在節日時發出吸引它們的特殊氣味引誘它們前來?更奇怪的是來朝聖的毒蛇頭上,都有一個跟十字架極為相似的標記,難道它們會發出同類能識別的聲音,讓同類成群結伴都來此朝聖?

這種朝聖現象據說已持續了100多年,毒蛇也會言傳身教,教育自己的後代繼續去朝聖嗎?

對這一奇怪的現象,人們議論紛紛。或許,這就是神的旨意;也或許這就是此種毒蛇的一種生理本能的表現……我們期待著動物學家們繼續研究,早日得出正確的結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