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的盛裝婚禮
動物的婚姻裝,在淡水魚類中表現得最為明顯。例如鰟魚、馬口魚、羅非魚、刺魚,在繁殖季節雄魚皮膚顏色都變得豔麗多彩,像珍珠一般閃閃發亮。蛙魚在銀白色皮膚上,突然出現亮紅色;虎魚和麥穗魚的皮膚則變成濃黑色,棲息海洋中的蝴蝶魚,在原本華麗多姿的身體上,又增加幾樣濃豔,如同錦上添花。
魚類之中有些種類在繁殖時期,除了身著婚姻裝以外,還要佩戴“首飾”。例如鯿魚、鯽魚,在生殖期間雄魚分別在吻部、鰓部或胸鰭上,生出一些突出物,宛如胸花、胸針一般新穎且別致。科學家稱這些突出部分為“追星”。
魚類所以會有這樣奇怪的變化,是魚類由於分泌激素而促成的。在繁殖時期,魚類身體內部的性腺發展成熟,它分泌出來激素,激素促使魚的身體表麵出現“婚姻裝”。魚類學家曾做過實驗,對雄魚做一次小手術,把它的雄性性腺切掉,結果發現它就再也不會出現婚姻裝了。
很顯然,魚類的婚姻裝,是生殖期吸引異性的需要。因為美豔的“結婚禮服”會格外受到新娘的注目和喜愛。這種繁殖習性在鳥類中也是屢見不鮮的。
癡情的狐狸
“動物雄性與雌性之間的交配是混亂的!”人們通常這樣認為。其實這種認識是片麵的,不公正的。在獸類和鳥類中有許多種類,雄雌之間的性關係相當嚴肅,配偶關係固定,一旦結為夫妻則終生不渝。它們對愛情的堅貞,可以說是“非君莫宿”。令人討厭的狡猾的狐狸,就是備受讚揚的模範夫妻。它們對愛情始終專一,堅守固定的對象,絕不見異思遷、喜新厭舊。尤其是紅狐和北極狐,夫妻感情極深,雄狐為了妻子、兒女,舍命與入侵之敵廝打,寧肯負傷甚至犧牲也要保護家人安全。
雄狐對作為妻子的雌狐的忠貞感情,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雄狐一旦有了配偶,是不肯再與其他雌狐交配的,除非妻子早亡,否則它是不會再娶的。飼養狐狸的人,總想用一隻雄狐去與許多隻雌狐交配,以求收到更多的經濟效益。但是雄狐的“非君莫宿”的習性卻打亂了人們的計劃。假若雄狐與第一隻雌狐同居太久,便不再與別的雌狐交配。為了叫雄狐與更多的雌狐交配生子,飼養人員采取分居法,讓雌狐與雄狐同居3個小時,交配結束即將雌狐接出,別室獨處。然後再送進第二、第三隻雌狐……這個辦法的關鍵是不讓雄雌之間建立感情。
雌狐與雄狐相比,對忠貞就不那麼重視了。在發情時期,它可以接納幾隻公狐交配,目的當然是為了繁殖後代,保障種類的繁衍不衰。
北極熊的暴力愛情
北極熊的真實性格被它那憨態可掬的外表巧妙地掩藏起來。如果你不了解它,還以為它們是儒雅之士,就連走路的姿勢,都是那麼的婀娜多姿。而事實上,它們並沒有因為北極的潔白寧靜而改變了熊的習性,它們依舊殘忍凶悍,包括對待熱戀中的愛人也同樣如此。
北極熊的愛情往往從每一年的早春開始,大約在三四月份。這個時候,雄熊會更主動一些。它們一旦發現了心儀的目標,就會毫不猶豫地走過去,展開攻勢。而不論對方是否同意,交配是必然的。身材柔弱的雌熊如果看不上求愛者也會奮力反抗,但結果也隻能是在委屈中順從。所以,如果你看見兩頭傷痕累累的北極熊在談情說愛,也大可不必驚奇,這不過是又一樁家庭暴力罷了。
但若在求愛過程中,冒出另一頭雄熊也想拔得頭籌,那就要看它的本事了。如果通過直立身體,展示強健的肌肉或者齜牙咧嘴,低聲吼叫都不能嚇退對方的話,武鬥就在所難免了。因為雌熊的數量實在是有些少了,如果不抓住一個來為自己傳宗接代,那續香火的大事就又得推遲一年。
不過,好在北極熊的壽命有25~30年,而4~5歲它們就算是成年人了,所以隻要夠強壯,機會還不算少。
袋鼠的童年懷舊
大袋鼠是馳名世界的名貴動物,它是澳大利亞的特產。雌性大袋鼠的肚皮上生有一個皮袋子,是專門用來哺育剛生下來的嬰孩的。人們覺得這個皮袋子實在高明,比人類使用的搖籃、搖車更完美,所以為它起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名字:大袋鼠。
大袋鼠獨創的這個袋子,沒有什麼奧秘,隻是一個由皮褶構成的一個普通口袋,不過裏麵生著雌袋鼠的乳頭。這個育兒袋對袋鼠繁衍子孫卻是不可缺少的。因為袋鼠從出生到獨立大約有七八個月的時間,都要隱居在母親的育兒袋裏。嬰孩既可以隨心所欲地吮吸母親的奶汁,又可以受到母親的愛撫和保護。尤其當受到敵害侵擾的時候,嬰孩藏在袋裏跟母親一塊奔逃,絲毫不必為安全擔憂。
剛出生的幼袋鼠,隻有菜豆那麼大,沒有眼睛,沒有耳朵,根本不能獨立生活。幼小的袋鼠一出母腹就準確的降落在母親的尾巴上,如果發生誤差,它就被淘汰了。然後它緩緩地爬進母親的育兒袋,找到奶頭。幼鼠的這種行為全憑靈敏的嗅覺。當然萬一它從尾巴上滑掉下去,也就沒命了。但這種情況極少發生,它總會達到目的地——這是祖先留給它們的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