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味的魅力。用氣味來傳遞情書是昆蟲求愛最妙的一招。大多數雌蟲體內含有特殊的腺體,能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叫“性引誘素”。這種性引誘素具有特定的氣味,隨著空氣的流動,迅速地向四周環境擴散。這樣在雌雄昆蟲之間就形成了奇妙的聯絡暗號。中國雲南大理的蝴蝶泉邊,每年5月中旬,有數不清的蝴蝶聚會求偶,形成了絢麗多彩的“邵蝶虹”。
原來,就是雌蝶腹部末端分泌出的性引誘素,吸引了四麵八方的雄蝶前來約會。
雌蟲分泌的性引誘素量很少,但吸引力令人吃驚。有一種蠶蛾分泌的性引誘素不過1微克,但足以吸引100萬隻雄蛾趕來幽會。
人們根據昆蟲用性引誘素誘引異性的求愛方式,人工合成了性引誘劑,大量誘殺農業害蟲,也可以將性引誘劑灑在田間,擾亂雄蟲,使它們找不到配偶,無法交配,從而斷子絕孫。
目前,人們已經發現約有250餘種昆蟲具有性引誘素,其中80多種已經能分離提純,並闡明了化學結構式,有近30種性引誘素可以人工合成。昆蟲性引誘素的深入研究,為蟲情偵察、害蟲防治工作開辟了新途徑。
動物的聲音
能發聲的動物是極多的,麻雀的嘰嘰喳喳,炎夏的蟬鳴,舉不勝舉,幾乎每天都可以聽到動物的叫聲。從蜘蛛、蝦蟹、昆蟲到魚類、蛙類、鱷類、龜鱉等。其中以鳥兒的鳴聲最佳,哺乳動物也是能發聲的。
樹蛙的鳴唱,是由三隻雌蛙為一組,以三種不同的音調依次鳴唱,接著另一組又演唱起來,有時大合唱由一隻老蛙開始,它聲音洪亮,它領唱,接著大合唱就長時間進行下去。合唱比獨唱聲音大得多,傳得更遠,使更多的雌蛙趕來聚會。
在雄鱷的領地如另有雄鱷,領主就會氣勢洶洶地上前吼叫趕走來者。
雌鱷產卵後守在卵坑旁,3個月後,幼鱷在卵中大聲叫喚,像人的打嗝聲,這從沙土下傳出的喚聲,在20米外都能聽清楚,鱷的父母應聲後用前爪和喙撥開沙土,將卵叼出,爬到水邊,把卵放在水裏,然後輕輕一壓,卵殼破了,幼鱷就在水裏出生了。卵在雙親嘴裏就停止了尖叫,而改成輕輕的“吱吱”聲,在水裏生活的幼鱷時時用叫聲與父母聯絡,遇到危險就發出刺耳的嘶鳴。
幼金絲猴在尋找成年猴時發出“嗚嗚”聲,發現食物時發出“嘎嘎”聲。日本猴能發出37種有意義的聲音,包括群內聯絡信號,低位猴防禦信號,優位猴威嚇進攻信號,警戒聲,雌猴發情的叫聲,幼猴想吃奶或不滿時的啼叫等。
母雞喚小雞發出“咕咕”聲,下蛋後大叫“咯咯噠—咯咯噠”,遇有不祥動靜,就警覺地發出輕輕的顫音,給雞群報警。
春暖花開時,柳鶯每天唱2340支歌,林鴝唱3377支歌。頻繁、重複的歌聲促成雌雄相會。
聲音能向四麵八方傳播,一般不被阻擋,聲音本身在頻率、強度等方麵有很大差別性和精確的時間性,這有利於動物表達複雜含意,使動物間更好地聯絡。有的如蝙蝠、鯨等還利用回聲探知外界情況。總之,發聲有利於動物的生存。
會唱歌的鯨魚
航行在茫茫的大海上,單調、枯燥的生活往往讓人非常煩躁,但有時會從無邊無際的大海上傳來悠揚動聽的歌聲,使人們煩躁的心情頓時平靜下來。這悠揚的歌聲是誰唱出來的呢?原來是那海洋動物之王——鯨。
在鯨的群體中,須鯨是唱歌的能手。經觀察,它們無論是成群結隊還是單獨一個,唱的都是同樣的歌,但節奏並不完全相同。一首歌唱過一年以後,第二年又換成新歌。這些樂曲十分複雜,有一定的規律,有同樣的結尾,很像人類詩歌的韻腳,與人類古典樂曲中的詠歎調極為相似。最短的6分鍾,最長的可達半個小時。它們的音域寬廣,高音可達到工廠的汽笛聲那麼高,低音可與人類混聲樂隊的低鳴相比。有人把它們的歌聲錄下來,加快14倍播放,那聲音就像美妙無比的夜鶯在歌唱。它們的歌聲激發了作曲家的靈感,有人根據鯨魚唱的歌,譜出了很淒婉的樂曲,那曲調忽而像歎息,忽而像呻吟,聽起來催人淚下。
鯨魚為什麼要唱歌呢?有些生物學家經研究認為,其目的是為了向異性表達愛情,因為唱歌的鯨魚隻有雄性,並且還是在生殖季節。大概是為了贏得對方的歡心,才唱出這麼美妙的歌聲的。
但人們又發現鯨還有其他表達愛情的方式,如接吻——互相用嘴撞觸。由此看來,如果唱歌是為了表達愛情的話,那也隻能是一部分。還有沒有其他目的呢?現在還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