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東漢碑刻語料的詞彙研究價值(1)(3 / 3)

具體到其複音詞詞彙研究上,近年來已有專家學者開始注意利用東漢碑刻的語言材料,如復旦大學的吳金華、浙江大學的方一新、王雲路等諸先生。吳金華先生的《三國誌校詁》附篇用東漢熹平三年《武都太守耿勳碑》證“分子”有“子民”之義。王雲路、方一新先生的《中古漢語語詞例釋》“剝截”條用《金鄉長侯成碑》作書證。另有高文先生在《漢碑集釋》裏做了一些詞語考釋工作,毛遠明先生《讀漢魏六朝石刻詞語劄記—兼及石刻詞彙研究的意義》一文中考釋了東漢碑刻中的“長夜”一詞。但以上或限於引用東漢碑刻語料做旁證,或囿於少數語詞的考釋。據筆者所見,迄今為止,對東漢碑刻語料詞彙複音詞進行係統研究的專著乃至單篇論文似還未出現。

第三節東漢碑刻複音詞研究的意義

東漢碑刻是個生動而豐富的語言寶庫,亟待我們投身其中去開掘其珍寶。單從其複音詞詞彙研究的角度來說,其價值就一時難以盡舉。這裏我們試從以下兩個方麵來簡析之。

1.東漢碑刻語料複音詞中湧現出了一大批新詞新義,抉發出來有益於漢語詞彙史研究和大型工具書的編纂。這裏我們僅以《漢語大詞典》為參照標準來考察一二。

1.1 從複音詞新詞方麵來看

1.1.1 《漢語大詞典》的編纂者已經認識到東漢碑刻語料詞語的重要性,如在《漢語大詞典》的詞條書證中,以東漢碑刻語料中的例子作為第一書證的就有“本朝、逼狹、元二、逶隨、消澤、敦良、奔哀、追惟、眉耇、遐跡、巢許、崇壯、貞孝、大男、窮禽、農桑、闕觀、混亂、家巷、往來、蘭石、清妙、天府、塉確、周厚、曾玄、淑慎、彝式、磪嵬、攜負、窀夕、槍碭、期限、陵氣、儌外、樂生、結髮、浹旬、清修、帥厲、寧輯、銀艾、清厲、賻贈、涕零、彬彧、淵澹、構譖、壯厲、高邵、哀榮、縣輿、不融、逶虵、戢藏、甄表、敖詳、忠允、潛隱、時雍、飆騰、珪角、景形、鼎鉉、阪險、追蹤、和陸、統係、碩儒、絕軌、料揀、考覽、帝學、纓緌、哀悼、奮拔、枝裔、嘉聲、滑汰、拘絏、枝族、臊穢、謇鄂、毗輔”等84個;傳世文獻不見書證,有賴碑刻語料立目的有“歎誦、匪皇、犂元、迸亡、棃庶、嵩峻、牟壽、創楚、質桷、魂構、逴越、胡輦、儼儼、參騫、逴優、幽浚、強衙、佞民、蔾蒸、皓然、振疊、蔑陋、匱餧、綏億、衙強、浩倉、富謙、廎寫、嵩厚、湛泊、傳講、宣颺、旻穹、質省、妙身、霖漉、隤納、姣、梨元、遘罹、促迫、徦冥、遏私、淵藪、樂旨、轓軒、詘誌、帥伏、骫任、霣祚、醇嘏、閨閾、遺稱、棃萌、邑屋、連漉、贊業、收襜、淹疾、邢景、聳昧、寋鄂、禕隋、贊衛、轓邦、師楷、百典、旬期、窅窅、遇謗、衎謇、玄乾、礿祠、涉履、憑億、貞皦、捬育、悠短、五五、臨曆、渙彰、牟盛、拔涉、大清、召貢、鬲並、疆頓、晻忽、霣靈、三魚、鄙國、靈亮、噌歎、玄嚜、響和、斑連、穡民、蜚揚、根嗣、娉會、鴻醇、虛落、犂民、篤災、季祖母、瀸潤、捥發、果達、姿操、隅陬、瑋藝”等110個。

1.1.2 已見於東漢碑刻,可以提前《漢語大詞典》書證時代的詞語更是多得驚人,大致情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