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台內還是台外,在各種文件和“聖旨”皆至之後,《中華偶像》總決賽如期舉行,馬海源也沒有什麼意外地出現在現場,他出席的理由是作為冠軍的頒獎嘉賓。屆時全球首位中國“達人”冠軍誕生時,他將與這位冠軍同時被全球觀眾認識,當然這隻是理論上的事情。但是在華語圈,這是毫無疑問的。通過和版權方一起努力,全球也有五家電視媒體和平麵媒體來到《中華偶像》總決賽現場,共襄盛舉。這是外媒在經過特批後,首度以如此規模來報道一場中國的選秀節目。這是“達人”節目在全球的優勢,故而並不是一家簡單的電視台就能夠製作這樣的節目的,這隻有馬海源和他的濱城電視台做得到。這也許是馬海源的傳媒人生之收官之筆,十分風光,十分成功。也不錯,這一刻之後,也算是急流勇退,留下青史美談的濃重一筆。他坐在嘉賓席的正中間,臉上帶著淡淡的笑容。
好事成雙,在有關機構特批下,濱城衛視《中華偶像》總決賽可以進行手機投票,由觀眾決定冠軍的誕生。但是,因觀眾投票產生的短信收入,必須全部捐給濱城慈善基金總會。同時,根據版權方的節目模式,觀眾短信投票結果不會在當晚公布。因為這一點,《中華偶像》遭遇強烈非議。一是來自兄弟台,認為有關機構總是對濱城衛視另眼相待,遊戲規則不一樣,很不公平。但在節目空前成功的情況下,上麵也底氣十足,你要是做出這麼好的節目,你要什麼我也給什麼。這邏輯似乎是個悖論,不給條件怎麼做出好節目?但那是你每個電視台內部的事情,上麵最初也沒有給濱城衛視特別政策,而是在同等遊戲規則下,人家做出來了,到了最後才給了一點好政策,僅此而已,無關公平。二是來自觀眾,因為數據當晚不公布,怎麼知道誰是真正的冠軍?要是你作假怎麼辦?盡管濱城衛視邀請了全國16家媒體進行數據監督,但是一個電視台擺平100家媒體都不怎麼費勁,何況區區16家呢?於是有關《中華偶像》必然產生黑幕,要求監管機構調查的呼聲奇高無比。但對於這點,唯有郭一鳴躲在一旁竊笑,要的就是這效果啊!這說明民眾真的在關注了,要是不關注你家的節目,管你怎麼折騰怎麼做,爺不理你就是了,是不是這個理啊?
比賽場上,賀涵娜一人麵對10萬人的演出現場,心裏不禁有點發毛,盡管李克思也在台下關注著她,為她鼓勁,但終究這不是在演播室裏麵麵對那區區千把人。不過賀涵娜清楚,10萬人的體育場也許就坐了兩三萬人,可在燈光的特殊效果下,很多空蕩蕩的地方已經看不見了,她不得不由衷地讚歎燈光師們的神來之筆。可是,兩三萬人也是一個超大規模啊!說到這《中華偶像》的直播,實際上不是全部的直播。來自版權方的歐美“達人”選手表演部分是直播的,但是中國“達人”的競技部分是錄播的。說到底,觀眾看到的精彩“直播”是一種幻覺。不過,這也是版權方的“達人”節目數年來慣用的手段。而由於先前沒有將這種模式向國內觀眾作充分的說明,導致了濱城衛視作假的大討論,然後慢慢地,郭一鳴向大家一一作出了解釋。這也是維持《中華偶像》節目在結束後還有話題性的一種手段。雖然市場需要與觀眾溝通,但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下,中國電視還是單向灌輸的模式,所以一開始不必解釋,等觀眾發現了問題再解釋,但得作好準備。
但今年《中華偶像》的冠軍沒有什麼懸念,是一大遺憾。以往,無論是濱城衛視的《中國歌王》節目,還是南城衛視的《星光燦爛》節目,大家都在根據選手的臨場表現,揣測誰將是冠軍,並為自己的理由在網絡上同步高聲捍衛。但是在今年的《中華偶像》節目,這種情形發生了變化,因為“西京佳人”的表現實在是太出色了,她以前的21年仿佛都是為了《中華偶像》冠軍這一刻而存在。因此,大家的心態發生了變化,有人期待出現一匹黑馬把“西京佳人”比下去,但這樣又很殘酷。可不這樣,又覺得沒了懸念,太沒勁了。於是在這種糾結的心態中,大家還是懷揣祝福,見證了天賦出眾、發揮穩定和背景感人的“西京佳人”的王者之路。
是日晚,“西京佳人”並沒有覺得自己就是冠軍了,而是再度爆發,她的一曲《天使的翅膀》猶如天籟之音再度震撼了所有人,她改變命運的拚搏之心成功征服了所有的評委和觀眾。最終主持人賀涵娜宣布,經過統計,“西京佳人”的票數排名第一,她成為《中華偶像》“達人”史上的首個冠軍。版權方代表表示:“‘西京佳人’不但是古老東方文明的佼佼者,她同樣也會被西方文明接受,這說明,‘達人’節目具有全球生命力,可以跨越文化的鴻溝,也可以超越國界的限製。”當馬海源給“西京佳人”頒獎時,他同樣熱淚盈眶。比起來,他與她的命運何其相似,當年自己為了前途,在1977年的貧病交加中拚命複習,看見老師就纏著他們請其作指導。他們都是苦命人,但他們都是有骨氣和誌氣的人,深知奮鬥可以改變命運,更知道“賣肉”和 “賣靈魂”是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命運的,因為這是賤骨頭。盡管沒有背景,甚至有時候連吃飯都有困難,但他們都知道,隻要願意去奮鬥,就會獲得機會,就能夠最終獲得成功。
節目直播結束後,賀涵娜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輕鬆和興奮。工作人員通知她參加當晚的慶功宴,但她以經過數小時的直播,已經口幹舌燥、身心俱疲為由予以拒絕。但這隻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托詞,她急急忙忙地就和李克思趕回了自己的住所,兩人釋放著身上多餘的激情和力量。如此這般,一直到第二天大晌午才醒來,而她的手機上已經接到了總決賽的有關收視率數據,濱城3488%,全國57%。兩人看完之後,驚喜地擁抱在一起,李克思不由得說道:“寶貝,你又為我們在電視台旁邊購房賺到了兩平方米的獎金了。看來我的壓力更大了,以後要拚死拚活多接幾個單子了,不然趕不上你的速度了。”賀涵娜自是開心不已,看來又有資格讓馬海源兌現他的諾言,200多萬元的獎金又將進入大家的腰包。如果舉辦50場這樣的比賽,每次都能夠掙到兩平方米左右的獎金,那麼就可以在電視台旁邊買上50到100平方米了。問題是,50場這樣的比賽下來,賀涵娜已經成了老太婆了。
李克思好歹是從事媒體谘詢顧問工作的,這時候,他對濱城衛視《中華偶像》的今日輿情和數據自是十分關心。於是,他打開電腦開始搜索有關報道,而賀涵娜也打開電腦幫他整理一些基本的收視率數據。但是,對於一般媒體報道的有關選手的一些事情和事跡,李克思毫無興趣,他在不停地搜索一些帶有反思性的文字,但都沒有發現。最後才意識到,現在是慶賀功成名就的時刻,還沒有人能夠寫出像樣的反思文字。況且《中華偶像》收視率表現傑出,也能暫時堵住那些隻看得見瑕疵看不見好處的“大嘴巴”和“槍手”。於是轉變搜索方向,開始看《中華偶像》掛在門戶網站上的官方網頁,結果發現全是一片罵聲,罵評委的,罵冠軍的,罵煽情的,罵投票的,不亦樂乎,熱烈非凡。這倒不是特別的令人奇怪,要是沒人罵了,而是一片讚揚之聲,那麼他的賀涵娜就掙不到這兩平方米的獎金了。這時候,賀涵娜找到了她收集到的《中華偶像》曆次收視率原始數據,拷給了李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