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數字就是一首詩(二)(2 / 2)

螞蟻

英國昆蟲學家光斯頓做過這樣的實驗:他將一隻死蚱蜢切成小、中、大三塊,比例約為1∶2∶4,然後把這三塊食物放在螞蟻窩邊。螞蟻發現蚱蜢塊後,立即通知同伴。10分鍾左右的工夫,小塊蚱蜢周圍聚集了20隻螞蟻,中塊蚱蜢周圍有51隻螞蟻,大塊蚱蜢周圍聚集了89隻螞蟻。“蟻力”的分配與蚱蜢塊的大小相一致。沒準螞蟻的20∶51∶89比人類分的1∶2∶4還要精確呢!

都說蛇比其他的動物要有靈性,果然如此,蛇“走路”時,竟然是在“寫”一個數字正弦函數圖形。它的脊椎像火車一樣,是一節一節連接起來的,節與節之間很靈活。如果把每一節的平麵坐標固定下來,並以開始點為坐標原點,就會發現蛇是按照30°、60°和90°的正弦函數曲線有規律地前行的。

猴子

動物行為研究者做過這樣的實驗:在第一個月,給50隻猴子每天發3根香蕉,然後突然減少一根。研究者發現,猴子們不幹了,大多數猴子對著兩根香蕉多看了一兩遍,貌似在確認少了,還有少部分猴子尖叫起來,意思是抗議。當把缺少的那根香蕉補上時,猴子才安靜下來。

美國黑鴨

它能夠將自己產的蛋與其他黑鴨的蛋區分開,以免其他黑鴨在自己的窩裏產下蛋,讓它們去孵化。雌黑鴨能夠計算出自己共產了多少枚蛋,如果窩裏突然出現其他的蛋,它們會置之不理。

揭秘事實

是人類的訓練讓動物變得聰明,還是動物的本能讓它們跟數學產生聯係?抑或是動物真的有計算能力?

就目前來看,科學界已經有證據顯示靈長目動物具有類似人類的計數能力。比如研究人員在兩台電腦顯示器上分別設置兩組閃光點,當這些閃光點呈現較大時,獼猴計算這些閃光點的準確率與大學生的計算結果十分相近。

在這項測試中,大學生的計算能力竟然與猴子差不多,真是太難以置信了!

德國維爾茨堡大學生物學家JurgenTautz及他的同事研究了蜜蜂,結果顯示,蜜蜂能從幾何外形上識別1和2。他以糖作為獎勵,讓蜜蜂接受更多的實驗,結果發現蜜蜂還能識別出2和3、3和4、4和5之間的差別。

趣味推斷

猴子不僅有一些計算能力,而且在不同的場合“處理”同一件事情的方式也不一樣。

當恒河猴的幼崽想讓母親照顧自己時,就會“大哭”。如果母親沒有理它,它就會又跳又尖叫。這時候如果它們周圍有比母猴地位高或有“暴力傾向”的猴子,母猴挨打的可能就比較大,原因是這些猴子無法忍受噪音的騷擾。

因此,當周圍有可能“揍”母猴一頓的猴子時,對小猴子的“哭鬧”,母猴十有八九都會投降,因為它可不想挨揍。但是如果它們周圍隻有一些親屬時,母猴投降的可能還不到一半,小猴子的“哭鬧”就不好用了。

有時候小猴子無意中靠近了那些危險的家夥,母猴往往會使勁地抓撓自己的身體作為焦慮的信號,並讓孩子盡快回來。

這兩件“猴事”是英國靈長類動物學家StuartSemple和同事觀察到的,他們對一群野生恒河猴進行了4個月的跟蹤考察,結果表明,猴子媽媽會因為周圍的觀眾而改變自己與孩子的交互作用。

用幾種數字設密碼更保險

拋磚引玉

大家都玩過“神秘紅色房間逃生”這類小遊戲吧,有一天,李明在現實中玩了一次。他被關在了一座大樓裏,樓門是需要刷卡進出的那種,他沒有門卡,也不知道密碼是多少,很巧合,這時沒有人能幫助他。可是,李明隻用了3分鍾,就成功“逃生”了。因為他按對了密碼。可是,你知道他是怎麼知道密碼的嗎?

神秘登場

當李明被關在樓裏的時候,他開始研究門上那個密碼鎖。然後他發現鎖上有4個數字的表麵比其他數字要磨損得多一些,而他記得有一次,保安給他按密碼開門的時候,密碼鎖一共響了五聲,那也就是說,這道門的密碼共有4位,第五聲是“#”號發出的。於是,他把磨損較多的這4個數字進行了排列組合,很快就試出了密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