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啟說:“你們現在就可以不幹了。”
如果是普通的工人鬧情緒,開導也好批評也罷,思想工作總是要做的。但對於這種有預謀的鬧事,就要另行看待了。
胡發潤進廠近二十年,到現在還隻是個工組長,許多比他進廠晚的都走到了他的前麵,心中的不滿情緒可以說由來已久。他的這種情緒又影響著工組的工人,普遍都有得過且過的思想,消極怠工現象在他的工組中最為嚴重。
要說胡發潤最看不上眼的,非吳啟莫屬。這個比他小了四、五歲的家夥居然不聲不響就踩在了他頭頂上,這讓他怎麼想怎麼不服氣。吳啟對胡發潤同樣也看不慣,做為一個老工人,隻想著擺資格要福利,卻從不想想自己做得好不好,生產中起不到帶頭作用,負麵影響遠遠大於正麵。在吳啟看來,這樣的人根本就不配當工組長。
而且這並不是一個孤立事件。
昨天下班後,有不少退休工人到張原家裏去討要工資,這事吳啟當時就知道了。晚些時候,他還跟師傅在電話裏討論過這個事情。現在看來,確是有人見不得廠裏走向正軌,在背後煽風點火散布謠言。
胡發潤說:“這可是吳主任你說的,別後悔啊!”
吳啟看著他說:“胡師傅,這話應該跟你自己說吧?”
胡發潤冷哼一聲,摘下頭上的安全帽往地上一扔,說:“走!”其餘的人也都把安全帽扔在地上,跟著胡發潤出了車間。
吳啟將扔在地上的安全帽一個個撿了起來,沒走的那三個工人互相看了看,都上前去幫忙。收拾好之後,吳啟將這三人臨時調進別的工組,然後朝張原的辦公室走去。
廠長辦公室裏除了張原,馮凱也在,兩人正在討論下一階段的市場開拓計劃。見吳啟沉著臉進來,兩人都愣了一下。張原說:“小吳,出什麼事了?”
吳啟稍一猶豫,將剛才車間裏發生的事說了一遍。
張原聽完,眉頭皺了起來。馮凱很是不悅道:“老胡是怎麼回事,眼看著廠裏有了起色,他反而撂挑子了,別的不說,這工作態度就很成問題。”
吳啟對馮凱的態度有些詫異,說:“他的思想觀念,我是束手無策。”
張原說:“小吳,工作中不要帶情緒。”
吳啟心想,我這哪是鬧情緒,是真拿那個滾刀肉沒辦法。
馮凱說:“我看這樣也好,讓他們回家去反省反省。如果不能認識到自身的錯誤,工作又怎麼能幹好呢!”
張原點了點頭,認可馮凱的說法。過去半停產的時候,有些負麵的東西看不出來,現在工廠開始走向正軌,胡發潤那組人,已經影響到了其他工組的工作積極性。趁這個機會處理一下,未嚐不是件好事。
吳啟說:“現在得重新安排一下生產任務。”
張原看了一下手表,說:“通知中層以上幹部,九點半開會。”吳啟和馮凱點點頭,各自去了。
開會這種事,張原並不怎麼喜歡,但現行體製下,有些事不開會還不行,口頭傳達的東西往往沒人當一回事。似乎隻有一本正經地坐在會議室裏,領導講的東西才會被大家重視。
想起昨晚跟兒子聊的內容,張原心中又浮起一層隱憂。胡發潤這組人鬧事,沒準跟退休職工討薪真有什麼關聯。好在工廠整體氛圍還不錯,大部分職工都是幹勁十足,少了一組工人,對生產不會有太大的影響。就連老馮,近來似乎也轉變思想了。
這兩天馮凱主動找他談過幾次,聊了不少關於下一階段如何開拓市場的想法,一些意見很有可取之處,這讓張原很是欣慰。
盡管張原已經盡可能的簡短,這個臨時會議仍開了一個多小時。除了工作調整外,張原還借這個機會做了一番思想動員工作,給大家鼓了鼓勁。馮凱、吳啟等人也都做了簡短發言,算是響應他的號召,會議氣氛倒是相當不錯。
回到辦公室沒多久,張原接到了區政府辦公室的電話。區長秘書杜方慶告訴他,今早有人向區裏反應紅星廠拖欠工資的事情,要他下午去區長那裏彙報工作。
張原掛了電話,點起一支煙陷入了沉思。杜秘書話沒有說得很清楚,也不知去反應情況的是退休工人還是胡發潤那些人。但不管是誰,這裏麵都很有問題。看來正像兒子說的,有人見不得紅星廠在他的帶領下往好路上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