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他這麼說,崇禎皇帝也惱火了,“你馬上讓內閣擬旨,嚴斥吳三桂,讓他快點給我滾過來。”
皇帝也是急了,周延儒固然在通州不動如山,現在連吳三桂也在撫寧步步為營。這滿朝滿天下文臣武將難道全都靠不住?
見崇禎這麼說,王承恩大聲哀號道:“萬歲不可呀,現在京營和周大人都不堪使用,能保京畿一地的也隻有關寧鐵騎。對吳將軍隻可溫言撫慰,斷不可嚴厲斥責。且,這到旨意隻怕沒人敢動筆。”在他看來,周延儒不頂用,能夠扭轉京畿戰局的也隻有威名赫赫的關寧軍了。
“可是,他吳三桂也是一個厚臉皮的怕死鬼。聯可以升他的官,但他若還是不來如之奈何?而且,這個旨隻怕閣臣都不會動筆擬旨的。”崇禎皇帝惱恨無比,吳三桂這次走得這麼慢已經能夠說明其態度了。目前的形勢是,如果吳三桂大軍一路快速推進到北京前線,後金在東北南下呼應,丟了山海關以東土地。這個責任可都要落實到擬旨的人頭上了。大家又不是傻子,自然是能躲就躲。
他說完這句話,發現王承恩還跪在地上,忙道:“你起來說話。”
皇帝的顧慮不是沒有道理。王承恩站了起來,因為動作過猛,感覺頭腦一陣暈眩,他擠了擠眼睛,等眼前景物清晰下來才回答道:“聖上不用擔心,吳三桂已奉旨勤王,不用再發聖旨催促。他父親吳襄還在北京,聖上大可召他問話,讓他督促關寧軍。”
“好,這法子好。”崇禎皇帝高興起來,大聲叫道;“馬上找吳襄過來,就說聯找他商討戰計。”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殿中二人才等到吳襄,這時天已經亮了。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臣叩見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一個大胖子跪在崇禎皇帝麵前,大聲唱諾,眼睛珠盯著地麵滴溜溜轉動。正是吳三桂的父親,前寧遠總兵官吳襄。
皇帝熱情地說:“吳愛卿起來說話,看座。”
“謝陛下。”吳襄被人從熱被窩裏撈出來,心中已是不爽,加上年紀大了,神智迷糊,聽皇帝賜座大咧咧地坐下,可皇帝的下一句話將他嚇得幾乎跳了起來。
崇禎語氣轉厲:“吳襄,有人參你兒子擁兵自重,坐視京畿戰局不管,你有什麼話?”
吳襄大聲地叫起屈:“我的萬歲爺呀,臣父子皆有一顆赤膽忠心。我兒在前線英勇殺敵,卻被人參擁兵自重。黃天可表,蒼天可鑒!”
擺擺手,皇帝突然微笑:“爾父親的忠心聯還是相信的,別理那些言官的滿口胡沁。”
“多謝萬歲爺,多謝萬歲爺!”
崇禎皇帝一看到他那副奸猾模樣,心中就是膩味,隻恨不得立即趕他出殿。可他不能這麼做,“吳三桂這次勤王統兵數萬,給養不繼,走得慢可以理解,聯也不想責怪於他。現在,北賊勢大,後麵還跟著高賊的大軍。我京營兵力不足,今日找你過來,就想問問你,是不是可將整個關寧軍全調回來?”
“不可,不可!”吳襄搖晃著大腦袋:“若建奴南下怎麼辦,若關寧軍盡數進京,山海關以東之地就盡落北人之手。祖宗之地,不可棄。”
崇禎笑笑:“這也不過是聯的一個想法而已。對了,聯聽人言那高蠻子頗有勇力,世無敵手。你覺得令郎可以退高賊之軍嗎?”說到這裏崇禎看了王承恩一眼,他還是在心中安慰自己,高原之勇也許是吹噓出來的。大概是別人哄騙於我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