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雙 雄 會】(1 / 3)

(感謝大盟、趙無恤2014、波動的浪、光輝的憲章支持。)

~~~~~~~~~~~~~~~~~~~~~~~~~~

九門失陷,黑山聯軍左翼破防,犄角頓失,大好局麵一下被翻轉,搞不好就會被九門之敵抄截後路,這場常山會戰,黑山聯軍敗局已定。張燕接下要傷腦筋的不是如何與袁軍作戰,而是如何撤退方不至於被敵軍追擊造成潰敗。

大戰結束當夜,高覽便尋到倉曹甄儀,讓他找來那群甄氏子弟,尤其是那姓馬的年輕人。但得到的回答是:“已返回毋極甄氏莊園複命。”

馬悍一行的確已經離開了。目的達到,功成身退,再在袁軍大營呆下去,很快就會引起有心人注意,並傳到袁紹的耳中,他可不想以這種方式與袁紹會麵。

馬悍前腳剛回到九門,袁紹後腳就派來了使者。使者是趙雲親自護送來的——趙雲率義勇與飛騎,一日之內,擊潰張燕派遣的遊哨十餘批次,俘殺數十步騎。正好碰到袁紹派出的使者,便親自護送入城。

馬悍不認識這使者,但聽說過他的名字:冀州治中從事史,牽招。

袁紹派出牽招這樣的高級幕僚為使者,除了表達善意之外,更有重視之意。無論攻擊九門的是那一方勢力,都是在戰略上協助袁軍擊破了黑山聯軍。正是這支奇兵,打破了袁軍與黑山聯軍之間的平衡,使一場有可能遷延累月的持久戰,隻在短短數日便決出了勝負。當然,這種重視從另一方麵來說,也帶有警惕之意。牽招此行,也負有觀察打探之責。

馬悍接見了牽招,隻給了他一封信:“將此信件交給袁公,見信自明。”然後直接打發牽招走人。馬悍不想跟牽招白扯,反正也不可能拉這個人過來,還是趕緊讓袁紹送好處來是正經。他在中原呆得夠久了,也該回去了。

牽招連酒水酪漿都欠奉一杯,屁股沒坐熱就被禮送出城,那股憋悶就甭提了。

待回到下曲陽一稟報,袁紹正與諸將議事,聞之甚訝:“子經,這麼快就回來了?可有收獲?”

牽招苦笑行禮:“得信一封。”

自有侍者接信呈上,袁紹取信在手,卻並不忙展開,隻問:“九門為何人所據?有兵馬幾何?”

牽招想了想,道:“看不到多少兵馬,不過招行至半途,曾見九門所屬一將率數十從騎追逐窺九門之黑山賊,斬獲頗多,俘虜甚眾,足見精銳。至於據九門之人,乃一弱冠青年,自稱遼東郡所屬之騎都尉,為遼東太守公孫升濟鎮守遼西白狼城,至於其姓名來曆,據其所言,均寫在信上,主公一看便知……”

遼東騎都尉?怎地跑到這裏來?而且還幫本軍一個大忙,莫非……

袁紹與田豐對視一眼,彼此都是眼睛一亮,同時想到牽招提到的一個地方——遼西。這是冀州戰略最為重要的一處所在,這豈不是說,正想瞌睡,就有人送來枕頭?

袁紹立即展開信件,然後,自田豐、牽招以下,諸將都看到了一個奇怪的現象:主公的臉色非常古怪,原本從容不迫,突然一下變得血紅,額頭青筋暴起,一雙悠閑淡定的丹鳳眼也陡然瞠大;隨後血色一下褪盡,變成蒼白,嘴唇還有些哆嗦;少傾,情緒慢慢平複,麵色陰睛不定。合上信後,抬首深吸一口氣,揮揮手,示意諸將退下,但讓田豐留下。

待諸人退出後,袁紹止住田豐惑然欲問,直接將信交給他:“元皓無須發問,一看便知……想不到,竟然是他。”

什麼竟然是他?這人與主公還是熟識?田豐接過信時,並未細想主公為何獨留自己下來,並且還將信交給他看,隻當是主公欲向其問策。不過,當他將信展開一看時,才知道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袁公界橋贈馬之誼,思之無以為報,今據九門,與公遙相呼應,擊胡漳水,會獵常山,不亦快哉……”

界橋贈馬!這四個字如同黃鍾大呂,震得田豐腦子嗡嗡直響;更似一記響亮耳光,打得田豐麵皮火辣辣發脹、發紅……現在他才知道,主公方才被“打”得有多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