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敷衍了事
小人物說話,經常隻是想說話,順便的目的是表現自己做人做事還不錯。在大多數情況下,他們既沒有故意撒謊的意圖,也沒有決心兌現承諾的誠意。他們答應某件事,如果方便的話,也會兌現;稍感困難,就找借口推脫。比如跟某人約定星期天去辦某事,一看天氣不好,或臨時有點小事要辦,馬上取消約會。而對方可能為這次約會推掉了好幾個約會,能不惱火嗎?有一個年輕人,在某公司當主管。鄰居的妻子是個下崗工人,問他可否幫忙找份事做。他一口答應:“沒問題!”過了幾天,鄰居的妻子來問這件事時,他說:“暫時我們不招工,過一段時間有招工計劃,我幫你試試看其實他是信口敷衍。過了一段時間,鄰居的妻子又問他工作的事,他就說:“我們隻招30歲以下的,您不符合招聘條件鄰居的妻子沒想到等來這個結果,滿心不快。她就到處講這個年輕人不實誠、不夠義氣。
小人物許下承諾,也許是想表明自己有能力,也許是情麵難卻,也許是對自身能力估計不足,並非誠心誠意想幫忙,根本沒有克服一切困難兌現承諾的打算。《道德經》說:“信不足者,有不信焉!”意思說:不被人信任,是因為不守信用。小人物經常敷衍別人,難獲信任。
大人物言出必行
大人物不輕易許諾,但他們一旦許下諾言,就言必行,行必果,除非確有不可抗拒的原因發生,否則他們會兌現每一個諾言,而不論大事小事。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有一次,巴頓將軍參加一個盟軍的高級開會。會議開得很長,巴頓抽光了自己的雪茄煙,不得不向海軍助理布徹中校借煙抽。布徹中校很大方地將煙盒放在桌上,請他隨便抽。巴頓的煙癮特別大,一支接一支,將布徹中校的煙也抽光了。
會議結束後,巴頓感激地對布徹中校說:“謝謝你的煙,味道真是好極了!以後方便的話,我會給你寄一些來
布徹中校隻是笑笑而已,根本沒當真。
戰爭結束後,過了很長時間,布徹中校早就忘了這件事。沒想到,有一天,他突然收到巴頓從美國寄來的一箱上好的雪茄煙。原來,巴頓好不容易才打聽到布徹中校的聯絡地址。布徹中校十分感動,他想不到巴頓隨口說的一句話,還能在軍務繁忙中牢記在心,並如實兌現。因此,他逢人就誇:“喬治是個可以信賴的人
大人物通常會被人們認為“是個可以信賴的人”,因為信用是他們過硬的品牌。他們答應你的事,就像信用卡上的存款一樣保險,所以人們都樂意為他們效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