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物言不由衷
小人物信奉“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從不肯坦誠表達觀點。他們愛說話,卻盡量掩蓋真實目的,日常所言,多半是假話、廢話,有價值的話不多。無論提意見還是提請求,都要遮著半邊嘴巴,東拉西扯,欲言又止,那不盡之意,要別人費神去猜。這樣既浪費大家的時間,又影響辦事效果。
比如有一位農村大嫂,她的女兒膽子比較小。有一次,學校組織夏令營活動,她擔心女兒沒出過遠門,不放心,就去鄰居家請女兒的同學小三幫忙照顧。本來她直接說出這個意思,人家豈會不答應?她卻扯了一大篇閑話:
“喲,你們在吃飯呢!大白菜可是好營養,俺家閨女就是不愛吃,要不怎麼長不高呢!如今這孩子吧,就是愛挑食,一身怪毛病。就拿俺家閨女來說吧,在家裏大鬧天宮,誰的話也不聽,出了門兒就不行了,膽兒忒小,見了人就認生,說句話就臉紅,這可怎麼辦呢!學校也真多事,又搞什麼夏令營。俺家閨女哪有這膽量,隻怕走到半路就嚇哭了……”
她說了一大堆,就是不提請人幫忙的事。幸虧鄰家太太知道她的脾氣,聽出她的意思,這才算沒有白說。
像這位農村大嫂一樣廢話如此之多的,也許隻是特例,但說話言不由衷卻是小人物的一個共同習慣。這個習慣不僅會造成溝通障礙,還暴露了人格的缺陷和不自信。
大人物坦誠直爽
美國有關調查顯示,商界頂尖人士普遍具有坦誠直率、說話言無不盡的特點。大人物通常不說假話,他們說假話的惟一理由是怕傷害別人。他們也許話不多,但每一句都說到點子上,盡可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以免歧義。這種習慣,不僅降低了溝通的難度,也展示了他們“君子坦蕩蕩”的人格之美。
有一年,石油大王蓋蒂接到工會送來的一份要求加薪的申請。他私下認為,勞方要求的加薪數目超過公司能夠承擔的限度,如果降低一半才比較合適。在談判前,他的顧問告訴他,一開始應該將加薪數目壓得很低,再一點兒一點兒往上加。但蓋蒂認為,用這種拍賣市場上的方法跟自己人討價還價,既有損公司的尊嚴,對勞工代表也是一種侮辱。所以,在談判時,他首先將顯示公司運營情況的財務報表交給工會代表傳閱,然後直截了當地說:“公司負擔不起你們要求的數目,文件可以證明這一點。如果你們將數目降低一半的話,我很樂意在上麵簽字結果,工會代表們欣然同意他的提議,談判很快圓滿結束。
車行走在筆直的道路上,通常比在彎彎曲曲的道路上要快。人際交往也是同樣的道理。大人物坦誠直率,把觀點擺到桌麵上談,所以他們在人際溝通中,效率要高得多,也更容易受到信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