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是洛陽的北大門,一向是兵家必爭之地,聽到孟津被漢軍占領,洛陽的太平軍高層大為震動,連洪秀全也從深宮中走了出來,討論收回孟津事宜,洪秀全本意讓哥哥洪仁發、洪仁達兩人其中之一領兵出征,隻是是兩人一聽要與漢軍交戰頓時嚇得半死,拚命推脫,加上其他太平軍高層也群起反對,洪秀全這才打消了派自己哥哥領兵之意,將希望放在最受他期望的英王陳玉成身上,命令陳玉成出征。
雖然孟津離洛陽不過一日距離,隻是大軍出征絕非易事,陳玉成並沒有當日出發,而是選擇第二日出征。
“大哥,我敬你一杯,喝。”
這天天色一黑,甘寶昌象往常一樣,將馬融和請到自己家中喝酒,經過這些天的交往,兩人的交情又加深了一層,早已稱兄道弟。
往日杯到酒喝的馬融和卻沒有端起酒杯,臉上現出一片消索之意,道:“昌弟,這些天多謝你的宴請,若是有什麼事要辦隻有今晚的時間,錯過今晚,愚兄恐怕再無機會報答。”
馬融和並非蠢人,他知道甘寶昌不會無緣無故每日請他喝酒,定有事相求,不過對前途的絕望,讓他打著過一天算一天的日子,甘寶昌不提,他也樂得裝糊塗,如今過了今晚他就要隨陳玉成出征,不願再將事悶在心裏,索性自己提了出來。
“大哥說哪裏話,我請大哥喝酒隻有與大哥投緣,絕無利用大哥之意,這樣,小弟先幹為敬,祝大哥旗開得勝,為我天國再立新功。”甘寶昌豪氣的道。
“真沒有事?”
“真沒有事。”
馬融和心中雖然還是存疑,不知看到甘寶昌臉上一幅斬釘截鐵的神色,不好再爭,端起酒杯,將杯中的酒一飲而盡。與往昔相比,這頓酒喝得有點沉悶,隻進行了半個時辰左右,馬融和就起身告去。
將馬融和送走,重新回客廳時,甘寶昌看到韋俊已經等在那裏,沒等甘寶昌先開口,韋俊先道:“這個馬總提走了?”
“回大人,已經回去了。”韋俊回道,隨即又不解的問道:“大人,我看時機已經成熟,為何不讓我向馬融和試探一下。”
韋俊搖了搖頭:“不,時機還沒有成熟,等他從孟津敗回來再說。”
“大人,若是他死在戰場或者被我軍俘虜,那屬下前麵的功夫豈非白費?”
“若他死了或者沒有逃回來,那隻能算他命苦,我們大不了換個別人,若是你現在就向他和盤托出,即使他答應還是要隨同陳玉成出征,又有何用,萬一他不答應我們損失更大。”韋俊冷靜的道。
甘寶昌仔細想了想,不得不承認韋俊想得比他要周全,即使馬融和現在投降,對漢軍也毫無益處,反之,若馬融和跟隨陳玉成從孟津敗回來後,不但他的價值會大增,勸降的難度也會大大降低,至於這次太平軍是否能收複孟津,兩人根本沒作考慮。
第二天一早,洛陽城北門大開,騎在一匹青花馬上的陳玉成站在隊伍最前麵,他的後麵是一支長長的隊伍,為了收複孟津,這次洪秀全為陳玉成準備了一支三萬人的大軍,從城頭看去,整隻隊伍無邊無際。
這三萬人良莠不齊,有老有少,加上大部分官兵整整四個月一直過著半饑半飽的日子,戰力低下可想而知,不過,陳玉成並沒有失去信心,給予他信心的除了孟津漢軍不超過一千人的情報外,還是一直跟隨在身邊出生入死的三千親兵,這三千人曾經將數倍於己的湘軍擊潰,差點生俘湘軍悍將王鑫,陳玉成相信,難怕漢軍再厲害,自己三千名親兵未必不能硬憾漢軍,加上另外二萬多人,就是堆也能把漢軍堆死。
城外草木調零,秋風蕭瑟,一股戰意從陳玉成胸中冉冉升起,他將自己的右手高高舉起,狠狠揮下,發令道:“出發。”
旌旗招展,刀槍林立,三千親兵緊隨陳玉成後出城,接著是另外二萬多人,看著這隻遠去的隊伍,城中軍民臉上卻是一片漠然。(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