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節戰起(1 / 2)

這頓酒一直喝到深夜,馬融和才盡興而歸,接下來數天,甘寶昌幾乎是每日拉著馬融和喝酒,除非是馬融和實在是脫身不開才作擺。

就在甘寶昌與馬融和兩人關係越來越近時,太平天國終於迎來了建立之後最大的危急,十一月初,在王韶親令下,山西、湖北、安徽數省漢軍進入河南,全麵向太平軍發起進攻。

此時的太平軍無論是戰力還是士氣都處於最虛弱之時,許多前線的太平軍缺衣少食,兵器陳舊,普一接觸,太平軍全線潰爛,幾乎毫無抵抗就大麵積向漢軍投降,漢軍最常做的就是收攏俘虜。

對於普通的太平軍將士來說,他們冒著殺頭的危險加入天國無非是為了填飽肚子,隻是這個願望除了剛開始一段時間外幾乎沒有實現過,往年還可以半飽半饑勉強度日,今年蝗災席卷數省,河南更是重災區,許多地方顆粒無收,生存成為最艱難之事,為了食物,每天不知發生多少起性命相爭之事。

反觀漢軍卻是兵精糧足,哪怕是普通百姓也得到了救助,蝗災一起,許多太平軍境內的百姓都逃往漢軍轄內求活,若不是軍規嚴令,前線的太平軍早已逃亡一空,許多太平軍巴不得漢軍打過來好早點投降,至少不用再餓肚子,這種情況下哪還會想到抵抗,即使有少部分太平軍想抵抗,也淹沒在大部分想投降的太平軍潮流中。

漢軍與其說是作戰,倒不如象行軍,各個方向都每天保持著三四十裏左右的速度前進,若不是受俘虜拖累,漢軍前進的速度完全可以更快。

孟津縣城外,一隊隊太平軍從城中魚貫而出,將手中的兵器丟在地上,然後一窩峰的向數個地方湧去,他們湧去的這些地方,漢軍已經架起大鍋,鍋中熱氣騰騰,散發出饅頭香甜的滋味,引得那些剛剛放下兵器的太平軍士兵不停的吸著鼻子。

“排隊,排隊,誰敢哄搶,立即處斬。”若不是每處大鍋旁邊都站著一隊整齊的漢軍維持秩序,放下武器的太平軍早已經打起一團。

“給。”一名漢軍將兩個拳頭大的饅頭塞向排在最前麵的那名太平軍,那名太平軍迫不急待伸出雙手,隻是在快要接到饅頭時突然將雙手縮回,在衣服上飛快的擦了數下才重新伸出手,將饅頭緊緊抓住,雪白的饅頭上頓時留下數條烏黑印痕,隻是那名太平軍已經顧不了許多,轉身跑到一邊,將手中的饅頭塞進口中,大嚼起來。

很快,越來越多的太平軍領到了饅頭,他們紛紛和先前的那名太平軍一樣,找了一個地方就拚命的將饅頭往嘴裏塞,不少人因為塞得太快,一時無法吞咽,憋得連脖子都通紅起來,好在剛蒸出來的饅頭比較鬆軟,才不會發生憋死人的悲劇。

蝗災發生後,洛陽好歹是京城,哪怕最困難,至少每日有糧食運進來,孟津不但得不到外麵糧食補充,還要把不多存糧運一部分給洛陽,不到一個月,城中大部分普通軍民家中的存糧已經用盡,為了生存,城中軍民搜集了一切可吃之物,先是麥皮、穀糠,接著是樹皮、草根、老鼠、麻雀,樹上的鳥窩,河中的魚兒,通通沒有逃過,不要說是白麵饅頭,就是最難吃的樹皮、草根都越來越難找。

城中的軍民不是沒有想過逃荒,可是孟津位在黃河邊上,有黃河天險與漢軍隔開,即使是想逃也逃不了,如今重新吃到白麵饅頭,許多人恍然如夢。

一些人狼吞虎咽,很快將兩個饅頭吃完,當他們想插進隊伍時,被周圍監視的漢軍毫不猶豫的趕了出去,漢軍倒不是舍不得糧食,隻是這些人大部分餓得太久,若是讓他們放開肚皮吃,恐怕不少人會活活撐死。

見到不能重新排隊,這些先吃完饅頭的太平軍隻好眼巴巴的看著他人,希望有人能夠看在昔日的情分上,將自己的饅頭分一部分給他們,不過他們注定要失望,誰也舍不得浪費一丁點食物,更別說分給別人。

一名太平軍吃到一半,突然之間號啕大哭,聲音悲涼無比,聽到哭聲,又有數名太平軍跟著啜泣起來。

“怎麼回事?”一名漢軍好奇的問道。

“軍爺,你不知道,他兒子是昨天剛餓死的,若是漢軍早一天打過來,他兒子就不會死了。”

“那其他人呢?”

“不知道,估計家中也有人餓死了吧,這世道,哪家沒有人餓死?”

……

問話的漢軍不禁唏唏,側癮之心人皆有之,孟津城與漢軍隔著黃河,漢軍高層本以為渡河時太平軍會作出低抗,哪知道渡河時對岸靜悄悄一片,等漢軍一上岸,城中的守將馬上打開城門向漢軍投降,漢軍上下對這些不戰而降的太平軍將士原本頗為輕視,如今一下子卻變得同情起來,漢軍大部分出身於農戶,數年前也嚐過挨餓的滋味,這種滋味非常難受,誰也不想再嚐一遍,有道是皇帝不差餓兵,憑心而論若是自家有人餓死,恐怕也不會有心思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