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6章 及聽清歌夢已孤(1 / 2)

果然不出頤妃所料,正月剛過,便傳來大丞相萬靖榮被革職抄家的消息,震驚了整個朝野。原來,萬相勾結朝臣,密謀逆反一事早因莫尚書之子的稟報被皇帝所知曉,皇上便將計就計,假作不知,使他麻痹大意,暗中卻在布置人手搜集他意圖造反的證據,打算將這棵已然歪了的老樹連根拔起。

前翰林院侍書夏一墨因其妹被攆,同年被皇上遣出京城,眾人都道他是受其妹拖累。豈知這卻是皇上授意,而一墨也想著如若立功,便可向皇上進言去看望妹妹,於是便應了。

萬相故裏乃是陝西西安,那裏正流傳著西安即將成為天子之城的謠言,市井街巷裏,處處可見萬府征召兵丁的布告,就連街上奔跑玩耍的孩童,都唱著“萬家江山萬家燈”的兒歌。前來暗訪的夏侍書沒料到是如此景況,僅僅距離京城不到兩個月的路程,萬相竟然毫不遮掩,公然招兵買馬,拉攏人心,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夏侍書將所見所聞書了一封密函遣人秘密送回京城,半月後收到皇上批複,要他在西安先穩定下來,務必取得確鑿證據。於是他喬裝改扮,假作應征混入兵營,一呆就是三年。在經曆了一番考驗磨礪之後,夏侍書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功獲取兵營將領的信任,被納為心腹,替其出謀劃策。

一墨一方麵虛與委蛇,一方麵加緊搜集證據,待終於查到萬相交代將領等待時機的親筆書信時,方吐一口氣,心知大功告成。他借著月色逃離兵營,專揀僻靜小道,避開身後追兵,將所取的證物如數呈在天子麵前。嘉陵帝大喜,隱忍多年的怨氣終得釋放,便故意在朝堂之上將萬大丞相激怒,迫使萬相提早動兵,巧借先機在城外堵住了他的兵馬,抓了那將領。

如今人證物證俱在,萬相知大勢已去,再無他話,一生的心血自此付諸東流。嘉陵揚眉吐氣,將其革職抄家,押入大牢聽候處置。隻因念在他是先皇重臣,又有托孤之德,加上其女萬氏誕有皇子,故而才沒有株連九族。

再說萬麗妃那日回宮更衣,見清荷尾隨而至,麗妃便命她上前服侍。沒想到這一向逆來順受言聽計從的丫頭居然一反常態,冷冷地回絕了她。麗妃被清荷的態度激怒,本想趁著眾人都在慈安宮為太後賀壽,無人作證,剛好教訓教訓她,卻冷不防皇上竟然從天而降,麵前的女人又立即換上一副楚楚可憐的樣子,這方知中了圈套。她又驚又氣之下,忘了辯白,眼睜睜地看著皇上將那個女人抱走。不久,傳出清荷有了身孕。

麗妃因不當心被人設計而咬牙切齒,想起皇上麵帶厭惡地將自己推開冷落至今,又憤恨不已。而如今又聽聞父親東窗事發,家屬親眷皆被發配邊疆,一心要強的萬綺靜聞此噩耗,竟是雪上加霜一般,喉嚨泛起一股腥甜,眼前一黑,悠悠倒在了地上。

盡管後宮不得幹政,此事卻難掩悠悠眾口。那些女人們背地裏的竊竊私語無一不落入麗妃的耳中,更有那平素受萬氏欺壓的人,如今見她竟落得如此下場,直暗中拍手稱快。麗妃既失了勢,又聽了那些冷言風語,病情更加重了,多少湯藥灌下去都不見起色,沒多久,竟漸漸露出下世的光景來。

她深知自己時日無多,難免有些心灰意冷,卻又放不下身處牢中年邁的父親與尚未成年的三皇子景琛,心中積慮愈深,到後來,連日昏昏欲睡,飲食不思,藥也吃不得了。錦兒心急如焚,又無計可施,見主子這模樣也心知不好,卻不敢深想,每日隻盼她能多醒一陣。

這日,麗妃從纏綿多日的病榻上強撐著起身,吩咐錦兒將藥取來,勉強灌了一碗,強忍著沒有吐出來,待精神恢複少許,便命錦兒服侍更衣。

錦兒見主子好容易有些精神,心中喜極,卻又怕是回光返照,這麼一想,臉上的神情便有些不忍,便順著她的意思取出一件家常穿的織錦緞袍擺好,給她披了件衣裳攙扶著起身,嘴裏念叨著:“主子慢些,別起猛了,當心頭暈。”

麗妃身著中衣慢慢地從床上下來,晃晃悠悠站起來,一旁的錦兒趕忙扶穩了。長及腰間的烏發自麗妃肩上散落,久臥病榻,頭發已然淩亂枯萎得不像樣子了。她搖搖晃晃地踱到鏡前,看到自己憔悴的麵容,眼睛閉了閉,坐在凳上,抬手摸起那柄楊木梳子,卻沒有力氣舉至頭頂,隻得一下下梳著發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