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她忘了一開始她聽了山二牛說了這事時也是一個勁地直搖頭啊。

薑家這幾年是走下坡路了,但人家家裏的家風是沒問題的。

聽說薑家那姑娘和隔壁村王家的退婚了,可人家就是以後再找不到一個讀書人,也不至於嫁不出去。

哪怕薑家不配送一文的嫁妝,人家一個妙齡姑娘,想嫁人還是容易的,大不了嫁個家底薄的,實在不成不是還有鰥夫。

憑良心說,隻要是個心疼閨女的都不會把閨女嫁給山二牛。

他這歲數,他這樣子......

要是有好家底的話,那一切不必說,總有人貪圖高彩禮和他結親。

他家以前確實是有家底,日子在村裏是數一數二的,可是現在......

嫁漢嫁漢,穿衣吃飯。

薑家那一個妙齡的姑娘,你說人家圖他啥?

難不成圖他年紀大不洗澡,家門口的草長得荒得跟亂葬崗一樣?

難不成圖他身子懶不幹活,廚房的灶黑得發亮都快能照見人影了?

同一個村,她是看著山二牛長大的,但正因為看著山二牛長大的才什麼都知道。

可是山二牛給她許了重重的謝媒錢。

最主要是山二牛那已經去世的娘是吳婆子的姨表姐。

山二牛他娘生前可沒少看顧吳婆子這個表妹,沒少接濟她。

她的表姐和表姐夫都是好人,可因老來得子,上了歲數才盼來了山二牛這麼一個寶貝疙瘩。

自然恨不得把一切好的都給山二牛。

除了起了個不好聽的名字,也是因著鄉下人講究賤名好養活。

寵著寵著就把山二牛給養廢了,等倆人前後腳蹬腿了,山二牛更是由著性子來。

別人幾輩子可能都花不完的家業,就這樣被他霍霍得......

吳婆子以前也勸說過山二牛,好好找個媳婦過日子,可山二牛聽不進啊。

又不是自家的孩子,打也打不得,罵也罵不得,吳婆子後來也就不言語了,由他去了。

她雖不是有名氣的媒婆,也不是縣裏的官媒,但在周邊村子也算湊成了一些姻緣。

山二牛一提說薑婆子的大孫女,她就說不成的。

都是一個村知根知底地,可不是她嘴皮子上下一碰,說得天花亂墜就能成的。

吳婆子本來打算混過去,山二牛又不可能拿把刀逼著她去說媒。

可山二牛是鐵了心纏著吳婆子答應,他一個閑漢沒什麼事。

他就天天嬉皮笑臉地跟著吳婆子,跟前跟後搞得吳婆子什麼活計都幹不成。

等到了飯點就直接在吳婆子家混飯了。

就是吳婆子去上茅房,他都站在茅房門口等著。

而且他還許諾事要是成了,給吳婆子封一筆厚厚的謝媒錢。

吳婆子也是人精,自是不信。

鄉下人說媒能給多少謝媒錢,頂天了不過百文,何況這事成的概率幾乎沒有,她何苦上杆子招人罵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