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轉頭衝張謇拱了拱手,道:“季直兄此番西去,卻不要隻當是被放逐天邊,大元首對您可是寄予厚望的。西北乃是世界獨一無二的四大文明彙聚之地,季直兄若能因地製宜,創出一種可以整合當地資源和人力的經濟體係,則必將奠定中華萬世不易之強大根基。當今世上,能做此事者,非季直兄莫屬。那邊一應所需都已準備妥當,季直兄抵達之後,立即就能展開工作。我中華難得此前古未有之機遇,錯過了,將永不可再得。”
他陡然換了畫風,把張謇聽得一愣一愣的,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對答了。
本來麼,張狀元心頭憋著一股子氣,覺得自己挺冤屈的。不錯,他是支持了張佩綸文廷式等人的清流和憲政運動,但同時也是一名參議員,提出相關意見又不違法。結果在清理掃蕩當中,把他也一股腦的抓了,還勒令張氏從所有產業中退出股份,抽走資金,幾千萬家產全部變現,強迫存入交通銀行。
張謇原以為自己鬧不好要被抄家充公了,今天才知道,遠遠不是那麼一回事。
大元首放風要經營西北的事情,他也是做過深入調查研究的。隻不過,他對開發西北並不太熱心。
沒別的,他的所有產業都在東南沿海,特別集中在紡織上頭,西北以礦業和新興農業、養殖業為主,人生地不熟的,沾不上邊兒。
之前的一段時間裏,也隻有山西財團積極主動的參與,東南商幫的人都不上湊。
但這一次的大清理,包括張謇在內很是收拾了一大批東南財團商幫的首腦,除了他,還有虞洽卿等等知名人物,涉及到的資本總數,至少超過十億元。
現在聽袁世凱這麼一說,他頓時明白了。這些錢,國家恐怕一份都不會要,應當是強迫他們全部投入到西北開發建設當中。以大元首的口碑和信譽度,當不會讓他們吃虧,隻不過是一次政策性的強行投資轉移而已。
西北四大文明彙聚什麼的,他此前了解不多,還不好多言。但對於這一手捭闔之術,他佩服的連連感歎:“大元首天人手段,張某是徹底的服了!也好,就請慰亭兄代為回報一聲,張謇竭盡全力而已。”
袁世凱暗讚一聲“上道”,麵帶誠摯笑容又道:“季直兄可不要小看自己,西北開發銀行起步資本便有十億之數,論雄厚堪稱世界少有,您又是商界一等一的文學大才,如何以金融帶動工業,促進各種文化融彙交流的重任,無人可以替代。此事若做得好,可是要名留世界曆史之上的!”
青史留名!這是每一個中國文人都無法拒絕的莫大誘-惑!
張謇臉上最後一絲不愉快登時一掃而空,不自覺的瞪圓眼睛,緊盯袁世凱的臉,發現並沒有丁點兒的欺詐,頓時按捺不住的心緒翻騰。
張佩綸和文廷式等人也是淡定不能,他們可不是那種光會死讀書的一般文人,都是出入京畿朝廷上層,參與各種天下大事的絕頂聰明人物。西北文明交彙的事情,他們在讀書時期都有所了解,隻是沒有總結的那麼清楚。
最近十多年,國內出版的諸多曆史文化研究書籍,頗多介紹西域和中亞文化、文明,著重闡述絲綢之路的內容更是最近幾年的熱點。
傳統讀書人最看重什麼?立功立德立言。倘若真的能在西域文化整理層麵,搞出一些獨到的成績來,促成什麼文化融合,他們的確將不僅僅是中國文化名人,那必須得是世界級的學術大師啊!
這要不是時間地點場合氣氛都不對,兩位老夫子都差點忍不住要主動請纓了。這種好事兒,怎麼能少了俺們兩位天下士林領袖、清流魁首捏?
袁世凱眼角一瞥,就知道這幫酸丁都動心了,他卻故意不點破,又對張謇道:“火車上有給季直兄幾位準備的包廂,裏麵的小型圖書管中,有一應所需書籍資料,可以當做路上消遣之用。袁某就不多贅言,希望數載之後,可以看到季直兄載譽歸來。”
張謇腦袋裏翻江倒海,直到上了火車在包廂裏坐定了,還暈暈乎乎的沒有冷靜下來。直到專列拉響汽笛,哐當哐當開出車站,他的眼睛被兩側不斷加速倒退的景象給弄得發花,卻才醒悟過來。
回頭再看,張佩綸、文廷式、楊度,還有許多位差不多的清流名人,不知道什麼時候都擠到了占據整列車皮的包廂當中。
一幫大才相顧默默無言,良久之後,就聽張佩綸長歎一聲:“厲害呀!我今日才知道,為何當初老中堂那般推崇大元首。當時張某還諸多的不服,今天看來,眼光差的太遠啦!”
其他人除了歎氣,也無話可說。
現在情況已經很明白了,大元首的真正目的,便是把他們這幫不安定分子全部引出來,然後找到合理合法的借口一鍋兒端了,全部轉送到西北、西南邊疆地區。文人士子,那就去給異族蠻夷傳播中華文化,務必做到化夷狄為諸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