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轉租失敗:中途島、阿拉曼和斯大林格勒(2 / 3)

參加攻擊的41架魚雷轟炸機僅有6架返航。他們的獻身帶來了報酬。當全部日本人的注意力與全部可以使用的戰鬥機向他們集中的時候,“企業”號與“約克頓”號上的37架俯衝轟炸機飛臨上空。它們的炸彈幾乎毫無阻攔地投進南雲的旗艦“赤城”號與它的姐妹艦“加賀”號;大約同時,“約克頓”號上的另外一批17架向“蒼龍”號展開攻擊。在數分鍾之內,這三艘航空母艦的甲板都變成了殺戮場,亂堆著正在燃燒與爆炸的飛機。艦身下艙發生大火,不久,這三艘航空母艦注定了要遭滅亡的命運。南雲海軍大將隻得把他的司令旗移到一艘巡洋艦上,坐視他統率的良好艦隊3/4付之一炬。

中午以後美國飛機才返航降落。他們損失60餘架飛機,但是,獲得的戰果極其巨大。敵人的航空母艦隻有“飛龍”號一艘還存在,它立刻決意為了太陽旗的榮譽發動一次猛烈攻擊。正當返航的美國飛行員們在“約克頓”號上談論著他們的故事時,傳來了敵機來襲的消息。據報敵機約40餘架猛撲而來,盡管敵機遭到戰鬥機與炮火的重大打擊,“約克頓”號還是被三枚炸彈擊中。雖然造成嚴重損害,但是燃燒已被撲滅,這艘航空母艦還能堅持航行,直至兩小時之後“飛龍”號再度來襲,使用了魚雷進行攻擊,產生了致命的結局。

中途島戰役中,受日機攻擊後濃煙滾滾的“約克頓”號航空母艦(威廉·羅伊拍攝)

該艦在海上漂浮兩天之後,被一艘日本潛艇擊沉。

“約克頓”號在它還在漂浮時就已開始報複行動。下午2時45分“飛龍”號即被發現。在一小時之內從“企業”號上起飛了24架俯衝轟炸機比翼向它飛來。下午5時,攻擊開始,數分鍾內它已經燒成一團,直到次日清晨才沉沒。南雲的四艘航空母艦最後一艘也被擊沉了,隨之俱去的是它的全部訓練精良的航空人員。這些損失永遠不能補救。這次戰役在6月4日結束。這次戰役被正確地當作太平洋上戰爭的轉折點。

我所等待的那個字終於傳來了。1942年10月23日,中東地區英軍總司令亞曆山大將軍致首相及帝國總參謀長:“齊普(丘吉爾曾電告亞曆山大將軍,一旦開始進攻,便用“齊普”一詞通知他)!”我立即電告總統。

前海軍人員致羅斯福總統:

埃及戰役於倫敦時間今晚8時開始。陸軍全部兵力將投入此次戰役。我將隨時向你報告戰況。在埃及打一次勝仗對我們的主要事業將極為有利。你在托卜魯克那個黑暗的早晨給我的那些“謝爾曼”式坦克和自動推進炮,均將在這次戰役中大顯身手。

1942年10月23日

當時共有30個裝甲師和相當於7個步兵師的兵力可供蒙哥馬利將軍隨時調遣。集中這麼大的兵力,必須采取若幹欺騙敵人的巧妙措施和預防辦法。特別重要的是,決不能讓敵機俯瞰到我方的準備工作。這一切都極成功地做到了,因此這次進攻完全出乎敵人意料之外。

10月23日夜晚,皓月當空,近千門大炮對敵人的炮兵陣地開火,一直轟擊了20多分鍾,然後又轟擊敵人的步兵陣地。在這種集中炮火的掩護下,再加上空中轟炸的支援,第三十軍(軍長利斯將軍)和第十三軍(軍長霍羅克斯將軍)發動了進攻。第三十軍所進攻的敵軍防線係由四十師的兵力防守,該軍全體部隊力圖在敵人的防禦工事中打開兩條通路。在該軍後麵緊跟著第十軍(軍長拉姆斯登將軍)的兩個裝甲師,以便擴大戰果。

他們冒著猛烈的炮火奮力挺進,到拂曉時已深深楔入敵人戰線。工兵部隊已經把先頭部隊後麵的地雷掃除了。但我軍仍未突破敵人布雷陣地的縱深地帶,我軍裝甲部隊也並無很快即可突破敵人陣線的希望。更往南一點,第一南非師奮戰前進,以便保護突出部的南翼;第四印度師由魯威塞特山脊發起進攻;與此同時,第十三軍所屬第七裝甲師和第四十四步兵師也突破了他們麵前的敵軍防線。這樣,這支部隊就完成了它的任務:當主要戰鬥在北麵展開之際,誘使敵軍在這一部分戰線的後方將兩個裝甲師保持三天之久。

截至此時為止,我軍一直未能在敵軍很深的布雷地帶和防線上突破任何缺口。10月25日淩晨,蒙哥馬利和他的高級將領舉行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他命令裝甲部隊按照他原來的指令,在拂曉前再度向前猛攻。在這一天裏,經過激烈的戰鬥以後,的確獲得了一些進展;但是那塊通稱為腰子嶺的有特點的地方卻成為我軍和敵軍第十五裝甲師和阿裏雅特裝甲師激戰的焦點,他們接連不斷地猛烈反撲。第十三軍在它的戰線上沒有繼續推進,為的是保存第七裝甲師的實力,以便在高潮時使用。

在敵軍司令部裏曾經發生過嚴重的混亂。隆美爾在9月底回德國治病去了,接替他的是施登姆將軍。戰役開始後還不到24小時,施登姆便死於心髒病猝發。隆美爾應希特勒的要求,出了醫院,在10月25日傍晚重新擔任指揮官。

10月26日那天,在這個目前已深深楔入敵人防線的突出部分的整個戰線上敵我雙方繼續激戰,這一次仍然是以腰子嶺打得最厲害。在前兩天一直銷聲匿跡的敵方空軍,此刻也毫不示弱地向我們的空中優勢挑戰了。空戰多次,結果多半是我方占上風。第十三軍的奮戰,雖然推遲了敵軍的行動,但並未能阻止德軍將其裝甲部隊調到他們現在已經知道是他們防線的要害地區去,但是,這一調動受到我方空軍的痛擊。

此時,在莫斯黑德將軍指揮下的第九澳大利亞師發動了一次新攻勢,大有所獲。該師由突出地帶向北朝海邊方向攻擊。蒙哥馬利抓緊時機,擴大這次出色的勝利。他命令新西蘭師停止西進,並命令澳大利亞部隊繼續向北挺進。這一行動威脅了在北翼的德國步兵師一部分人員的退路。這時,他感到我軍在密布地雷和強大的防坦克炮陣地中趑趄不前,銳勢已有所衰退。於是,他重新集結部隊和後備力量,以便為再度猛攻做好準備。

在10月27日和10月28日兩天裏,為了爭奪腰子嶺,我軍和德國第十五裝甲師和第二十一裝甲師進行了整整兩天的激烈戰鬥。這兩個師是新近由南部地區調來的,他們反複向腰子嶺的進攻,均被擊退。

就在10月26日與10月28日這兩天中,三艘極重要的敵方油船被我空軍擊沉。這樣,長期以來一直在進行中的空中作戰得到了最大的報酬,空中作戰就是陸上作戰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北非戰場上的蒙哥馬利(佚名拍攝)

蒙哥馬利這時已訂好計劃,作好部署,準備進行具有決定意義的突破(“增壓”作戰計劃)。他把第二新西蘭師和英國第一裝甲師從前線撤下來,後者在腰子嶺擊退德軍裝甲部隊的戰鬥中獲得赫赫戰果以後,特別需要進行整頓。英國第七裝甲師和第五十一師以及第四十四師的一個旅合並,編為新的後備部隊。此次突破將由第二新西蘭師,英國第一百五十一和一百五十二步兵旅及第九裝甲師打頭陣。

澳大利亞健兒在經過一係列苦戰後,長驅直入,戰果輝煌,這使整個戰局對我十分有利。11月2日淩晨1時,“增壓”開始。在300門大炮的掩護下,第二新西蘭師下屬的幾個英國旅突破了敵人的防區,英國第九裝甲旅一馬當先,直搗敵人陣地。但是他們發現,沿著通往拉曼的道路上,有一條配備了強大的防坦克武器的新防線阻擋了他們的去路。經過長時期的戰鬥後,該旅損失慘重,但卻為後續部隊打通了一條走廊,英國第一裝甲師便通過這條走廊向前挺進。接著就發生了這次戰役中最新的一次坦克會戰。敵軍以所有殘存的坦克猛攻我軍突出部兩翼,均被擊退。這是一場決戰。但到次日,即11月3日,當空軍報告敵軍已開始撤退時,在通往拉曼道路上的敵軍掩護撤退的後衛部隊,卻依然纏著我軍裝甲部隊的主力,使之無法前進。希特勒下令不準再後退一步,但是這個問題的決定權已不在德國人手中了。現在僅需在敵人的防線上再打開一個缺口,大功即告完成。

11月4日清晨,第五印度旅在特勒阿格及爾以南5英裏的地方發動了一次迅雷不及掩耳的猛攻,十分成功。我軍至此已大獲全勝,我裝甲部隊終於打通了橫越廣漠無垠的沙漠追擊敵軍的道路。

阿拉曼戰役與以前在沙漠所發生的曆次戰鬥均有不同。

因為戰線狹窄、工事極為鞏固,並且有重兵固守,沒有側翼可以包抄。隻有較強的並且敢於采取攻勢的一方才能突破。談到這些情況,不禁使我們想起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在西線所進行的那些戰鬥。我們在埃及又看到1917年底曾在康布雷出現過、後來又在1918年的許多戰役中出現過的實力較量,就是說,攻擊者握有短近而優良的交通線,盡力集中使用炮兵,用猛烈炮火組成火網,然後用大批坦克蜂擁向前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