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難以忘卻的犧牲和努力(2 / 2)

在海洋上,美國承擔了太平洋戰爭幾乎全部的重擔。1942年,美國在中途島、瓜達卡納爾島以及珊瑚海所進行的決定性戰役,使其獲得了那片遼闊海洋上的全部主動權,打開了進攻日本所有占領地的道路,是最後打擊日本本土的先決條件。與此同時,美國海軍也就無力承擔大西洋和地中海的重任。

在這裏,我有責任擺明事實。在歐洲戰區、大西洋和印度洋上擊沉的781艘德國潛艇和85艘意大利潛艇,其中的594艘是被英國海軍和空軍擊沉的。除了擊毀或俘獲意大利的全部艦隊外,英國海軍和空軍還消滅了德國的全部戰列艦、巡洋艦和驅逐艦。

珍珠港事件以後,美國盡最大的努力投入大規模的空戰之中,特別是使用了“空中堡壘”式轟炸機。他們的空軍不但打擊日本,也由英倫三島出發打擊德國。事實上,自我們1943年1月到達卡薩布蘭卡後,再沒有一架美國轟炸機在白天向德國投下過一顆炸彈。

1941年,倫敦地下防空洞裏的下午茶時間(羅伯特·卡帕拍攝)

在1943年年底以前,英國在德國投下的炸彈噸數,都以8∶1的比例遠遠超過了美國飛機所投的炸彈噸數。直到1944年春天,美國飛機轟炸的噸數才超過了我們。在這一方麵,陸地和海上也一樣,我們從一開始就參與了整個過程,隻是到了1944年,美國才以巨大的作戰努力趕上並超過了我們。

我們必須記住一點,從1941年1月《租借法案》開始實行算起,在美國的慷慨援助之下,英國的軍需供應增加了1/5以上。有了美國的物資和武器,英國4,800萬人就能當成5,800萬人去作戰。

在海運方麵,由於自由輪的大量建造,物資的供應可經由大西洋源源而來。另一方麵,對整個戰爭期間各國船運由於敵方軍事行動而遭受的損失也應作一個分析,其數字如下:英國11,357,000噸,美國3,334,000噸,其他各國(不受敵人控製的)6,503,000噸。以上80%的損失發生在大西洋,其中包括英國北海和沿海水域,隻有5%的損失發生在太平洋。

我之所以列舉上述事實,並非希望取得不屬於我們的功勞,而是想在一個公平、公正的基礎上證明,在世界曆史的緊急關頭,這個小小島國的民眾首當其衝,並在戰爭中作出了多麼艱難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