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水蟒計劃”
1860年,反對奴隸製的共和黨人林肯當選美國總統,這讓南方各州徹底絕望了。認為自己受到經濟剝削的南方各州宣布自組南方邦聯政府,退出聯邦。雙方的矛盾不可調和,於是在1861年,南北戰爭開始了。
軍事戰爭部分我們就不再介紹了,這裏我們主要說一下南北戰爭中雙方你來我往的“經濟貿易戰”。第一回合鬥的是封鎖與反封鎖。
著名小說《飄》就是以美國南北戰爭為背景寫就的。小說的男主人公“瑞特·巴特勒”是一位穿越封鎖線牟取暴利的商人,他為人粗率、不羈,視道德如無物,但卻因為穿越封鎖線運送藥品,成了人人尊重的英雄巴特勒船長,而所謂的封鎖線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談到的北方對南方的經濟封鎖。
南北戰爭爆發時,南方農業州缺乏工業基地,主要產品就是煙草和棉花,靠出口這些農產品換取日常生活的各項供應品,部分地區甚至連糧食都無法自給。也就是說,南方極度依賴於對外貿易,北方自
然也很清醒地認識到了這一點。1861年3月,北方聯邦陸軍總司令斯科特將軍提出,“應該禁止外國貨物進入已經失去控製的港口,國會應該通過決議關閉這些港口,並對它們進行封鎖”。這條建議後來被稱為“水蟒計劃”。
同年4月19日,林肯總統頒布了封鎖公告,宣布實行海上封鎖,對南方打一場經濟封鎖戰。南方的海岸線非常曲折,長達12000英裏,其間分布著大大小小的港口,但是在林肯的封鎖令下,這些都不值一提。北方政府借助比南方更強大的海軍,不斷完善封鎖措施,在南方海域拉起了一張大大的封鎖網,南方聯邦被控製在網內。當然,有封鎖就有反封鎖,南方的船隻試著偷偷穿越封鎖線,換取所需的工業製品。據稱,南北戰爭期間,有1500艘左右的南方船隻都被擊沉或捕獲,隻有很少數量的船隻成功闖關,但是這些船隻所帶回的物資相對於南方所需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有一些英國冒險家駕駛著小型走私船,從古巴和巴哈馬運來軍火及奢侈品交換高價的棉花及煙草,但是也大多被捕獲了,北方聯邦的態度是走私船及貨物被出售而收入歸聯邦水手,英國船員則獲釋。
在當時,北方聯邦士兵每天都能吃到培根、牛肉、麵粉、玉米粉及硬麵包,他們還能得到大米、醋、鹽、糖、肥皂及蠟燭等滿足日常所用,而南方士兵隻能吃到玉米粉,基本的生活需求和飲食都無法保障,南方的士氣越來越低落。
貿易封鎖對南方的傷害是巨大的。首先,封鎖切斷了棉花和煙草的出路,破壞了南方的經濟結構。其次,封鎖使南方無法進口各種所
需的工業製品,不但軍隊得不到武器、軍服等所需供應,有些農業生產也因此停擺。隨著北方軍事實力的增強,對南方形成的包圍圈越來越小,南方一些重要的日用品如紙張、布料、燈油、肥皂等十分短缺。
貿易封鎖對南方的影響還不止於此。打仗是需要錢的,但是在北方的嚴密經濟封鎖之下,南方經濟嚴重萎縮。為了保證戰爭需要,南方曾經試圖實行關稅政策,但關稅稅收也少得可憐。無奈之下,南方政府又發行了數億美元的戰爭公債,還發行了紙幣,但是這些做法無異於飲鴆止渴——泛濫的紙幣造成了通貨膨脹,南方經濟加速衰退。南方還曾經試圖向國外借款。1863年,南方邦聯在歐洲發行了1500萬美元的棉花支持債券。這批債券以南方的重要出口商品棉花為擔保,但是從這批債券中南方也隻得到250萬美元的現金,無法真正改善南方捉襟見肘的處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