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美國南北戰爭中的貿易戰(1 / 3)

《飄》reference_book_ids":[6885615156642974733]}]},"author_speak":"code":0,"compress_status":1,"content":"  1861年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這是美國曆史上唯一一次內戰。戰爭的導火索是南北11個州要求獨立,後來南北戰爭又演變為一場消滅奴隸製的革命戰爭。但是,這場戰爭背後有著深刻的經濟原因——北方的資本主義工商業經濟和南方的奴隸製種植園經濟之間存在著巨大的矛盾衝突,這也是為什麼有人把美國南北戰爭稱為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今天,當我們回頭去看南北戰爭,就會發現這場戰爭自始至終貫穿著經濟因素,在炮火硝煙之外,雙方還動用各種經濟手段打了一場貿易戰。

01南北之爭

美國建國後,最初實行的是鬆散的聯邦製,每個州可以擁有自己的法律,自己的經濟製度,簡言之,就是各自為政。這種同盟性質的立國體製不可避免地會導致一些摩擦和矛盾,從經濟角度來看,南方各州與北方各州就存在著天然的衝突。

首先,南北方在對關稅的態度上存在矛盾。北方各州是新興的工業州,工商業都處於發展階段,自然無法與老牌的工業國家相媲美,因此他們希望聯邦能夠收取保護性的貿易關稅,避免競爭性商品在美國傾銷,讓新興的工商業有機會發展壯大。南部的態度卻截然相反。南方各州主要是農業為主,通過棉花出口來獲取利潤,因此他們強烈反對提高關稅,廣大農場主們的訴求就是既能夠自由地出口棉花,又可以購買國外廉價的工業品。而且南方各州認為自己在這一問題上比北方各州更有話語權,因為他們繳納了四分之三的聯邦賦稅。

順便說一句,南北方對待英國的不同態度也導致了雙方的進一步分裂。南方各州因為與英國有著直接的利益關係,因而與原本的宗主國英國關係較為親密,向英國銷售了大量的原料和工業初級品,所以

南方強烈反對保護性關稅,不希望因此影響了自己的出口。而在北方各州看來,英國是純粹的競爭對手,英國一直把廣大的殖民地當作產品傾銷市場,並從這些地方獲取廉價的原材料。因此,北方對於南方各州將原料和工業初級品賣給英國也早有不滿。

其次,蓄奴和廢奴之爭。表麵上看,廢奴是政治訴求,但實質上還是要歸結到經濟上來。美國獨立戰爭期間,奴隸製的合法性是13個殖民地都承認的。但是到十九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已經出現了11個自由州,廢奴的呼聲在北方響起,而南方卻固執地維護著奴隸製。這種爭端其實也反映了南北方巨大的經濟差異。南部的奴隸種植園經濟需要大量奴隸,但是他們盡管禁錮著大量的奴隸,卻存在經濟效率低、成本高、利潤低的問題;北方新興的工商業也需要大量勞動力,而且北方需要的不是被禁錮的奴隸,是大量自由的生產率較高的勞動力。到了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南北方的經濟實力呈現此消彼長態勢,南方落後的農場經濟已經陷於停滯,而北方以紡織、煤炭和鋼鐵業為主的工業製造業卻在飛速發展,北方的勢力不斷擴張,原本的南北平衡被打破了,戰爭一觸即發。

1828年到183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提高對歐洲工業產品的關稅以利北方各州的工業發展。這項關稅政策徹底激怒了南方,因為這項政策將對倚重對歐洲大量外銷農產的南卡羅來納州及其他南方各州來說是一個重大的利空,歐洲各國會報複性地提高對美國農產的關稅,從而影響南方州的收入。因此這項關稅政策被南方州譏為“嫌惡關稅”。南方各州反應強烈,南卡羅來納州議會甚至召開州代表大會,

通過了聯邦法令廢止權條例,宣布1828年及1832年的關稅法於該州內無效。經濟上的衝突是導致南北分裂的重要原因,這也是為什麼美國的經濟史學家會認為南北戰爭“基本上是一個地方性的經濟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