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避實擊虛新四軍初戰韋崗 以箕煎豆頑固派進攻皖南(3 / 3)

蔣介石搖頭。周恩來已知其所指,又笑道:“是四年前,委員長由西安返南京之日。”蔣介石方肯首,苦笑道:“近日瑣事煩多,心情不暢,隻因想到四年前今日,你我曾共患難,故想一晤。”

然後轉入正題,詳道:“今日之局,亦如四年前相同。我蔣某人在部屬麵前,遠非封建家長。你們務必要照商定辦法,開往河北。不然,我無法號令部下。”

周恩來不答。蔣介石繼續道:“抗戰已四年,勝利在望,我蔣某又怎希望重開內戰,致抗戰前功盡棄?想起從前,你我合辦黃埔,並肩東征北伐,何等暢快?後來自相殘殺,我又何嚐不心痛?都是民族精英,都愛中華,隻方法不同。是以當時一麵內戰,我一麵難過,此言此心,可昭日月。”

見周恩來仍不動聲色,蔣介石又歎道:“隻要你們執行軍令,照計北上,我不但擔保絕對安全,且其餘方麵,皆公平對待,來年一月底以前,絕不進兵。”又歎道:“其實你們去華北,有回旋餘地,大可施展宏圖,實現你們的政治抱負。”稍頓,又補言道:“我說這些話,已超越了我的身份。這話隻告你一人有數,你也可轉告你黨負責同誌。”

周恩來沉吟半晌,方複道:“此事須請示我黨中央,再作答複。”周恩來連夜回重慶曾家岩第十八集團軍駐渝辦事處,拍發密碼電文,向延安黨中央報告與蔣介石談話內容。又增加評論,大意是:蔣介石話風,正透出欲以武力執行何、白二人電報精神之意。縱覽全局,軍事進攻當從皖南新四軍開始。是以建議中央提請葉、項二將,提高警惕,嚴防國民黨頑固派圍攻偷襲。中央得報,趕緊轉告皖南新四軍葉、項二將,令嚴加提防。

新四軍野戰部隊數萬人,早由陳毅、張雲逸、高敬亭、張鼎丞四個支隊司令統領,分赴蘇南、蘇中、蘇北、豫東、皖東、淮北、淮南各地遊擊作戰,軍部隻統一萬人留守皖南基地,其中多為勤雜機關人員。得中央電令後,葉、項二將反複商議,由葉挺出麵,與國民黨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會商,議定新四軍由駐地雲嶺,往東北方向,經馬頭鎮、楊柳浦、郎溪、竹簣橋進入蘇南,再由鎮江偷渡長江。此前一個月,軍中眷屬,病員傷兵,計約二千人,分作多批,已陸續沿約定路線渡江成功。

12月下旬,國民黨中央廣播電台故意發布新四軍北移消息,暗示日軍封鎖銅陵、繁昌和無為之間的長江江麵,加緊“掃蕩”蘇南。1941年1月4日,新四軍主力九千人由雲嶺出發,分三路向東南行進,欲繞道茂林,經三溪、旌德、寧國、郎溪到溧陽,待機北渡。

時值天降大雨,各處山洪暴發,河水猛漲,又山路崎嶇,遍地泥水,大隊行動不便,每日雖千辛萬苦,隻進三五十裏。第三日,大隊進至茂林一處山穀,兩側皆崇山峻嶺,山高林密。正麵主峰,稱作石嶺,標高八百米。部隊正欲穿過山穀,折而向東,忽然槍聲爆起,彈雨由兩側山頭,潑向山穀。部隊不及防備,大隊人馬擁在穀中,欲進不能,欲退不得,一時折損無數。

原來,蔣介石與周恩來談話,果然是以武力貫徹何、白命令,迫新四軍北渡長江的信號。未久,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電告葉挺已來接洽轉移,且告新四軍非戰鬥人員,約二千人,已沿指定路線,先行轉移。蔣介石得報,心中稍安。便囑顧祝同加速圍殲新四軍的部署,隻允新四軍北渡長江,嚴防其南進,突入黃山、四明山、天目山大三角地域。

顧祝同得令,急調步騎工炮七個師八萬人槍,統由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上官雲相指揮,防堵葉、項部隊南進。上官雲相,字晉卿,別號紀青,山東商河人,1895年生,保定軍校步科畢業,曾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師長、軍長、軍團長,新任第三十二集團軍總司令。

上官雲相受命防堵葉、項部隊,知新四軍能戰,葉挺又是名將。思慮半日,心生一計,先急調精銳第四十師潛往茂林,沿巫嶺一線隘路,構設陣地。又令其餘各師,皆依計而行。隔日,新四軍大隊出雲嶺駐地後,果悄然折而向南,正撞上丕嶺第四十師預設防線。

葉挺在中軍聞前方槍響,知有變故。且料周圍國民黨軍隊各師聞丕嶺槍響,必四麵合圍,便合眾將部署攻防,告道:“我軍前後左右,皆有敵軍大兵團,計不下五六支,各有萬餘人。目下之計,須衝破當麵之敵,奪占丕嶺,方能殺開血路,突出重圍。”當時傳令前衛全力搶攻。其餘部隊,亦各擇要點,構築工事,防敵從左右側後圍攻。

前衛部隊得令,果勇猛異常,反複衝殺,陣前遺屍無數。惡戰兩日,敵軍依險布陣,又有優勢火器,死守不退。新四軍各部隊早已疲乏,失去銳氣。適逢敵其餘各支軍攻到,分從四麵山頭衝殺。穀中部隊立時被分割成無數小塊,失去聯絡,各自為戰。十餘裏山穀,血雨腥風,硝煙彌漫,殺聲日夜不絕。

又血戰數日,葉挺見部隊彈盡援絕,敵軍卻如潮湧到,知大勢已去。便令部隊分散突圍,設法渡江,尋找江北部隊。然後與項英分開,各帶衛隊突圍。行至半途,葉挺與國民黨頑軍談判時被扣,押往上饒集中營關押。

稍後得報,副軍長項英死於亂軍之中。新四軍九千人槍,戰死三千,被俘四千,隻二千人,冒死突出重圍,渡江與江北部隊會師。